0o烟雨倾城o0 2016-04-02 16:28:50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骑行时低头看了看手机,威海当时的空气质量等级是“良”,AQI指数是73。这对于威海来说着实不算低了,但由于我长期生活在AQI指数730的济南,这种空气已经算非常清新的。估计这雾霾应该以“雾”为主,霾的成分不大。

所以,这种天气只是对拍照有影响,骑行还是很惬意的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这里人很少,海岸很静。我竟从中感觉到了一丝日本“江之岛”的调调。

我没去过“江之岛”,虽然我很想去。这里也很美,很舒缓,很宁静,大约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缺一个静静站在海边凝望大海的少女的背影。

也许夏天的时候会有吧。我自认并非好色之徒,只是单纯从美学角度讲,如果站一位少女,构图会显得更灵动。没有少女,有个路灯也好啊,可惜也没有。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继续向南,路遇这个广场,它叫“海恋广场”。别问我中间那一坨雕塑是啥,反正从名字来看,肯定是表达了某种“爱恋”吧。

这样拍它,好像还有点气势。其实不怎么有的。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海恋广场”附近的防波堤。个人觉得这样看更有“江之岛”的味道。

岁月斑驳,而大海长新。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海恋广场”向南不远,道路向东折了一下,遇到这个小小的港湾。

它好像是个小渔船的避风港,有时我会见到一大片船停在这里,不过这次好像它们大多出海去了。港湾后面的建筑是威海国际会展中心。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小港湾北边西侧有两条向上的小路,它们是两座横跨滨海路的过街天桥,这是其中一座。它们西端的终点是威海市博物馆。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威海市博物馆毗邻威海市国际会展中心而建,我上学时它还没建好,从效果图上看觉得蛮帅,这么看似乎也一般般。

那两座过街天桥在鸟瞰图上很有气势,有种飞虹横架、恢弘磅礴的赶脚。那个圆锥形的建筑好像是个半独立的美术馆。不过平视它们,好像比较平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效果图这种东西未必总是靠谱。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站在过街天桥正中间,滨海路的正上方。上图向南看,下图向北看。


看上去威海高楼不多的样子,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比六年前多多了。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加上滤镜之后,居然拍出了一片金黄,对我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此时是上午11点,但这颜色,像极了我喜爱的那种暮色昏黄。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从过街天桥上下来,沿着海边再向南,来到威海国际会展中心正对面,威海公园的文化广场,整个威海公园最有气势的地方。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从广场主题雕塑向海的一侧看过去。它显得粗犷,恢弘,神秘,仿佛象征着太古时代人类对未知的理解和探索。这是威海公园里我最喜欢的一个雕塑,所以就多拍了一点。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这是雕塑向广场的一侧,上图远景,下图近景。

它的基座好像很普通,但我总能把它想象成古代祈祷和占卜用的神坛。海边的祭坛,神圣而渺远。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从东西两侧走近了拍。以前是可以走到最上面的,现在被拦了起来,据说是“设施维修”,其实是因为以前很多小孩会去攀爬,既损害雕塑表面,又很危险,所以就“维修”它。

照这样看,怕是一时三刻“修”不好它了。当然这条绳子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轻轻一跨就可以过去,不过当时正有位母亲在下面阻止年幼的儿子钻过去,我不好意思给小孩做个不好的榜样,就当一回“君子”吧。

这个角度也挺好,意境空阔而苍凉。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雕塑的西边是广场,广场的西边是国际会展中心。它的造型蛮新奇的,不过整体太“扁”了,这样看不出什么气势。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广场的一角。街灯寂寞,红叶静好。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文化广场向南,下到防波堤边,有这样一个平台,专供人们垂钓。没有国宾馆,只有钓鱼台。

那钓杆的后面没有坐着主人。也许主人偷懒去休息了,可是在我看来,钓鱼本身就是一种休息啊。大概主人是觉得“愿者上钩”吧。

威海的环海路边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岁月流过砖石,海浪拍打海岸,寂寥而落寞,凄清而荒芜,却是我永世不忘的美丽。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从平台上看南边的防波堤。远处的灯塔隐约可见。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文化广场向南,下一个广场是这个“海颂广场”。我们都管它的核心主题雕塑叫“大相框”。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这个雕塑倒挺有创意的,不过我迄今没有找到很好看的角度拍它。它离岸边太近,从东侧拍城市,景深不够;从西侧拍大海,一片空白。

而且在这里留影的人比较多,等不到一个没人的时候。看这个仨哥们儿的样子,估计是山大或哈工大的学生吧——稚气未脱,青春洋溢,笑得很轻松很纯净。我好像又看见了当时的我。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大相框”旁边的平台上,有这样的座椅。我仿佛又看见宁静而清新的横滨外海——其实我没真的见过那里。

缺憾仍然在于,那座椅上少一个眺望大海的少女。或者按这个画风,那座椅上也可以是个安详的老人。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站在“海颂广场”上向西看。上次来时,那楼盘还不在那里。威海真的比以前现代化得多了。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这是一条林中跑道。其实沿海景观带是一系列公园组成的,它可不只有海岸边的一条路,公园里有很多这种林间路。不过这些路骑自行车不方便,所以我通常沿着海岸走,关于林间的照片不多。

不过这些地方跟世界各地的小公园大同小异,没什么特别的。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在“海颂广场”向南看,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悦海公园”,它在一个伸出的小小半岛上,标志就是那个灯塔。“悦海公园”是威海公园的一部分,不过人们有时也会把它看成独立的公园。这好像不太重要吧。

自认这张图拍出了冬日日内瓦湖的宁谧感。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这张有些黄昏时的苍茫感。其实这座灯塔的造型并不特别,但由于我很少见到灯塔,所以觉得很特别,也很喜欢。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走到“悦海公园”,从近处看灯塔。以往每次来,这里总有新婚夫妇在拍婚纱照,但这次没遇到。只有一个小姑娘在大石头上爬上爬下,要她父母为她拍照。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灯塔边的海岸。如果我不配文字说明,单放这张图,说它是某山巅的平台,估计也有人信——毕竟海基本上看不到。此时已是正午,雾还未散去。

那些自行车摆放的地方,是沿海景观带最南的一个租车点,再向南还可以骑行,但必须折返回来还车。我们就在此还了车,剩下的路,走过去吧。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当然,开走之前,要先休息一下。

灯塔旁边的草坪上,有好几个这样的秋千,它们非常受欢迎,这个之所以空着,是因为我很不礼貌地冲坐在上面的一对情侣拍了好几张。当然我不是故意的,看他们离开,我才意识到,真是抱歉啦。

大海边,阳光下,轻轻摇晃秋千,风轻云淡,生活充满诗意。

我们在上面坐了二十分钟。好几个路过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不过我们的脸皮甚厚,屁股甚沉,坐够了才离开。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当然,我也没完全闲着,打量四周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自觉还不错的角度。

这是其中一幅,重点在那个干枯的树干。不过好像重点还不是很突出的样子。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这也是在秋千旁发现的角度。

几张图构图差不多,但焦点不一样,感觉各有各的意境,就都贴上来吧。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透过灯塔西侧的广场,看见路对面的洋房别墅。很羡慕这里的居民,不过也有个实际问题:这周围简直可以用“人迹罕至”来形容,没有餐厅,没有超市,连个菜市场都没有。估计可能某条小巷里有早市,反正这会儿是啥也没有。所以我们只好以自带的饼干充饥——幸亏这不是我第一次来,知道这里没有卖食物的。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路过一间海草房。

据说这种房子冬暖夏凉,特别养生,滨海景观带上有不少这玩意,多半都是养生会所、餐厅之类,当然,也有公厕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灯塔再向南就是这里,威海公园的最南端,“科普广场”。当年它西边没有这片楼盘,格外荒芜。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绕着这座青铜的地球仪各种角度各种拍。

第一次看到它时心里很惊奇:这么荒凉的地方,居然静静肃立着这样一座雕塑,诉说着人类对天空的仰望与探索。

它像是被遗忘了一样。然而“遗世独立”,似乎正是“科学”在浮华世代里应有的命运。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众多角度中,最爱这张。

它又像一座海边的祭坛,我仿佛看见太古的祖先站在海天之间,叩问苍穹,上下求索。

这明明是现代的建筑,我却好像看见了人类文明的遗迹。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从前,“科普广场”就是威海公园南端的尽头了。要想去更南边的海上公园,需要暂时离开海边,重新回到大路上去——因为上图的那座桥不通。现在它终于通了。

这也是个小小的避风港,里面挺满了小艇,一副渔港气息。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沿海岸线向西南行,走出威海公园,还未进入海上公园时,看见这个——“龙王庙”。

这座“龙王庙”可谓刷新了我对“庙”的认识:我以为“庙”,好歹是个能进人的建筑,没想到这只是个不到一人高的神龛。

当然了,我没有鄙视龙王大大的意思。这座微型“龙王庙”香火看上去还挺旺,周围挂满了各种祈福的彩带,香炉里插了很多香。

渔民靠海吃饭,对大海的感情比我更深;然而大海未必总是对他们有感情,在海上讨生涯,风险不小。所以我特别理解这些香火。

愿龙王保佑所有渔民一帆风顺,一生平安。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这个楼盘也是当年十分艳羡的楼盘之一。它在威海公园和海上公园之间,叫“明珠花园”。我特别喜欢它那落地窗的阳台,感觉生活其中很幸福的样子。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过了明珠花园,就抵达海上公园的北端。图中右侧的桥是海上公园的南端。

海上公园不像威海公园那样狭长,它在平面上看,要“胖”一些,“短”一些。它东侧是一个海湾,海湾东岸是威海货运港。通向国际海域的客运航班也有很多在那里。

看来今天这雾是散不掉了。不过这样看过去,倒也别有风情。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再来张昏黄的。当年,那里一栋高楼也没有,只是一片萧瑟。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海鸥在滩涂上纷飞。这里渔船多,所以海鸥也多,让我莫名想起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前纷飞的鸽子。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海上公园是沿海景观带上唯一拥有沙滩的。据说沙滩质量不错,我不懂怎么看质量,所以不多说了。

我想知道这些一米多高的袖珍挖掘机是干什么的?蓝翔的广告吗?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站在沙滩边向北看。由于光线缘故,沙滩颜色更金黄了,不过还是刚才那两张图更接近肉眼看到的颜色。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这个广场是海上公园的核心地带。这是向西看,其实肉眼看到的画面比照片更鲜亮。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自西向东看这个广场。它的气势很温和,很儒雅。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这个门叫“创业门”。我也是第一次看见它的名字。

瞬间觉得这门好奇怪啊,它的形状,一点也看不出跟“创业”有什么关系。

当然,这门的设计还是挺精美的。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这门的柱子是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透过柱子看远处的大海,竟让我有种站在雅典卫城前的悬崖上、凭虚临风的感觉。我的脑洞是不是开太大了。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中心广场的南边是个小型游乐场,这里孩子很多,是我这一路走来见的最热闹的地方。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再向南就是这座湖,它是海上公园的主体。

当年看到这座湖,以及湖心岛别致的圆形建筑,觉得这里很美,很特别。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湖周边各种拍。我的同学们对这个地方大多比较陌生,很少有来过这里的。当年这里确实冷清得很,如今热闹多了——我是指相对于从前而言。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湖东侧是座吊桥。其实它挺小的,也没什么惊险刺激,一如这座公园温柔的性格。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吊桥的南端出口。从这张图上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西边是湖,东边是沙滩。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终于来到这座桥边了。它通常是我骑行海滨景观带的终点。

不知为什么,我常在梦里梦见它,梦见海浪拍打它弧形防波堤的声音,梦见清冷的海风吹过它桥洞的声音,梦见日落黄昏时海鸥绕着它盘旋鸣叫的声音。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上桥看看。

当年,这里行人稀少,景色冷清,太阳一偏西,立即会有种苍莽凄清的感觉。现在人多多了,站了半天,也没等到一个空旷的时候。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站在桥的拱顶处看威海。上图向南,中图向北,下图向西。

南边这片水域,并不是某条河流的入海口,而是一个细长喇叭形海湾的口。它向内陆延伸了很长一段距离,越来越细,最终像沙漠里的河流一样消失。我对这块水域也有种莫名的喜爱,说不上原因,但常在梦里见到它。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从桥上下去,走到桥的另一端,就出了海上公园的范围。那里仍大致保留着记忆中的样子,一片荒芜萧瑟。

彼时那里也有那么几个小摊位的,不过没什么客人光顾,摊主也有些无精打采。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过了那几个小摊位,就是这片荒地,穿过它向南,还有一片城区。

这里依然保持着记忆中荒芜的模样。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站在荒地上看海湾对面的城市。太阳偏西,雾霾增大,城市又太远,实在拍不清楚了。不过雾中看那几座楼,倒也挺有种“仙气”。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逆光拍荒地上的芦苇。

西斜的日光打在芦苇丛上,光影轻轻摇曳。脑海里忽然浮现谭维维那首《如果有来生》里的歌词:我穿过金黄的麦田,听稻草人唱歌。

这当然不是麦田,它只是芦苇丛,没有任何意义的芦苇丛。然而我相信,若有一天我再次重游故地,发现它已经消失,必会热泪盈眶。

因为它就是麦田啊,我二十岁时的麦田。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原路返回前,再看一眼大海。

海洋一旦在人们心目中变成“海景”,大约总是壮阔的,绮丽的,柔美的。然而那只是景点,只是海岸线上很小的一部分。

更多的海岸其实都是这样,它们是荒芜的,苍凉的,破败的。我从中发现了另一种美。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返程时决定打车,要从海岸边走到滨海大道(注意,这不是海滨路,它们是平行的两条路,海滨路在它西边)上,于是我们抄近道,穿湖而过。

在桥上,我看见这幅景象,于是随手拍了几张。

当年走到过湖那边的别墅旁。那时想,这些别墅所处的地方未免太荒僻了,白天都很冷清,晚上怕是有些吓人。如今它周围已经是大片高楼。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出了海上公园,滨海大道路西是这个地方,它叫“奇石苑”。

我从来没仔细逛过这个地方,只是很喜欢它那一排柱子一样的灯。这次也懒得进去逛了,在边上拍一张,就闪。

我们在它路对面打车返回市里。滨海风光带之行至此圆满结束。


正文Part3·如今我们变了模样 生命依然充满渴望

本段落标题来自 谭维维《往日时光》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返回市中心时,暮色还未完全降下,时间还早,就在住处附近逛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住处附近就是新威路,这也是当年常逛的地方,自然要再来看看。

这张图是站在新威路与昆明路的十字路口向北看,远处山前台阶上的就是威海市政府,前文简介中提到过它。这样看,还真有点“布达拉宫”的味道,而且那台阶比布达拉宫还有气势呢。

我曾看过一番话,说在欧洲,城市核心区最辉煌的建筑是教堂;在美国,是议会;在日本,是科技馆和博物馆;而在中国,是政府。我觉得北方城市在这一点上尤甚,尤其越是县城,其政府大楼越是气势磅礴,似乎指望通过这样,让百姓感到敬畏。然而政府应该让人民感到亲切,而不是敬畏,它是服务人民的。不过说实话,我倒是真挺喜欢威海市政府这个设计。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向南看新威路。

如此看来,这条“模范街道”似乎也不过如此,其实当年,它更“不过如此”。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站在新威路一侧看威高国际,威海最大的综合体。

我上学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地,用高大的广告牌围住,我从不知道、也从未关心过广告牌的后面是什么。广告牌下,当年是7路公交车的终点站,这个公交车路过我们学校南门,是我们到威海市中心最常搭乘的交通工具,那句售票员(没错,那时威海公交车上有售票员的)用标准威海话喊的“7路一块”(指上车投币一块钱。是的,那时已经是投币的公交车了,不找零,所以我也不知道还要售票员干吗,大约就是要安排一批靠体制吃饭习惯了的人吧)至今深印我的脑海。

按说,一座综合体,当然比一片荒地要好。可是我突然莫名地怀念那些巨大的广告牌,以及牌子后面隐约透出的大片空白。当时新威路路西是威海百货大楼所在地,繁华热闹,而路东的荒地与它形成了鲜明对比,那种繁华与苍凉,热闹与寂静,拥挤与空阔的交织,让我记忆犹新。

如今再不见那时的样子了。

我的虚龄时代:暖冬·薄雾·威海海滨的怀旧之旅(四)

新威路威高国际一侧。全新的综合体刚开业不久,各种庆贺的气球各种随风飘。

我第二次说这段话:我知道,我不应该自己在大城市里享受日新月异发展带来的便利,却希望威海始终停留在过去的时光,供我伤感和凭吊,但我真的就是这么希望。

当年站在那些巨大的、冷清的广告牌下,望着路对面的喧嚣,时光好像刹那凝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