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哥在路上 2018-06-29 13:37:07

不看世界杯上的日本队,你不知道博弈论还能玩这么深!

昨晚,我们在世界杯的比赛场地上,看到了世界足球史上前所未有的荒诞场面:在事关出线形势的最后一轮生死战上,作为落后的一方,日本队在离比赛结束还有13分钟的时候,主动选择了放弃进攻,在本方后场频繁倒脚。现场的球迷骂声四起,国际舆论也大为不解。 这是为什么呢?


本届俄罗斯世界杯,H组的小组赛打过2轮之后,日本队以秀丽的脚法和娴熟的战术配合,再次展示了亚洲球队之光,一胜一平积4分。所有的球迷,包括我在内,都知道最后一轮,日本队迎战已经淘汰出局的波兰队,只要打平,就确保会以小组前二的身份出线,因此几乎没有悬念。下面是2轮比赛之后的积分图。


不看世界杯上的日本队,你不知道博弈论还能玩这么深!


但是风云突变,仅仅为了荣誉而战的波兰队,在下半场的第58分钟利用任意球机会,由贝德纳雷克抢点破门,日本队0:1落后。当时另一块场地上的塞内加尔还是0:0和哥伦比亚队战平。假如维持这个现状到终场结束,那么日本队将被淘汰。因为此时的积分形势会是这样的:



不看世界杯上的日本队,你不知道博弈论还能玩这么深!


所以从此时开始,日本队从教练到球员,陷入了焦虑之中。他们疯狂地进攻,但更多的是慌乱。之前进攻时两翼齐飞,现在几乎无法通过灵活的穿插跑位形成威胁,球员开始尝试用个人能力快速简单的解决比赛。懂球的人都知道,这是束手无策的表现之一。


不看世界杯上的日本队,你不知道博弈论还能玩这么深!


第74分钟,另外一个场地上的哥伦比亚进球了,1:0领先于塞内加尔。


本场为荣誉而战的波兰队,却越战越猛,头号球星,莱万多夫斯基,本届世界杯上还没取得进球,非常饥渴。第79分钟,波兰队主教练换上了另一个进攻型球员去辅助他,进攻意图非常明显,日本队球门前风声鹤唳,守门员和后卫们险象环生。


不看世界杯上的日本队,你不知道博弈论还能玩这么深!


这个时候,日本队面临的局面是,和塞内加尔的积分、净胜球数、进球数,完全相同,相互之间打成2比2。根据国际足联的排名规则,假如这种局面维持到终场,双方要依靠公平竞赛积分(黄牌数、红牌数)来决定谁排第二出线。


面对这种焦灼的局面,正常人能够想到的做法,都是尽快去扳平比分,甚至反超波兰队,从积分上压过塞内加尔队。这样就完全不需要考虑另外一边场地上的比分,不需要仰仗哥伦比亚的脸色了,将出线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塞内加尔也进球了,跟哥伦比亚队踢平,那日本队也必须进球,才可能出线,这无疑是风险大的事情。


但是从第80分钟开始,日本队的表现却反其道而行之,开始在本方的半场频繁无意义地传球,皮球在本方5个后卫和中场之间,频繁地踢来踢球,就是不过半场。第81分钟,日本队换上中场非进攻型的球员:长谷部诚,替换下了前锋球员:武藤嘉纪。换人动作不仅传达了主教练要继续加强防守的意图,更是将另一块场地上出线竞争对手塞内加尔落后一球的比分,传递到了场上的队员那里。拖延时间的现象更加明目张胆,体育场内球迷们嘘声四起。


这个时候,日本队心里在想什么呢?球队面临的情况是,假如2场比赛都维持当前的局势到终场结束,那么日本将依靠黄牌数少的公平竞赛优势而出线。但是后面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有可能导致日本被淘汰:

第一,日本再被进球且自己无法进球,0比2负于波兰。

第二,塞内加尔扳平比分,和哥伦比亚以1比1完赛。

第三,哥伦比亚和塞内加尔各进一球,哥伦比亚2比1取胜。

第四,比分都不发生改变,但日本为了阻止波兰队的进攻付出了吃黄牌、红牌的代价,导致公平竞赛积分被塞内加尔反超。


根据正常人的想法,为了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竞争对手,破除博弈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日本队大举进攻,取得进球。但是这样却有可能导致不仅没进球,还会触发上面描述的第一、第四种情况的发生。


事实上,从第79分钟到81分钟的2分钟时间里,日本队的后防已经手忙脚乱,波兰队的破门好像仅仅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日本队的战略目的是小组出线,以此为最终目的,则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对世界杯大势作出权衡。一言以蔽之,在当下局势可以保证自己出线的大前提下,是保住0比1更优,还是冒着0比2的比分(吃黄、红牌)风险追求1比1更优?


日本队肯定在想,哥伦比亚队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呢?他们会不会竭尽全力保证1:0,甚至2:0战胜塞内加尔呢?这两方,显然都会把自己正在进行的一场比赛,看作是一场生死搏杀。对于哥伦比亚来说,保住1比0的胜果就可以确保晋级;对于塞内加尔来说,他们必须努力把比分扳平,才能晋级。比赛只剩下最后10分钟,统计意义上来讲,如果哥塞之战1比0完赛的概率是80%(事实上还更高),1比1、2比0各10%(事实上还更低),那么在日本保证自己0比1输球的前提下,就有九成的概率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事实上可能远高于90%)。


日本队在场上的对手是波兰,但是实际上在博弈局里的对手是另一场比赛里的哥伦比亚和塞内加尔。


我们无从得知,在短短的2分钟之内,日本队的主教练西野朗、队长长谷部诚的大脑,是如何通过快速计算,然后得出决策部署的。毫无疑问的是,主教练不仅准确无误地向场上11个球员传递了消息,以哥伦比亚1:0塞内加尔的比分烘托出本组的晋级形势,讲明了日本队拥有黄牌少的规则优势,客观阐述了塞内加尔丢球后对哥伦比亚几乎没造成威胁的事实。从场面上来看,第80分钟开始,5个后卫和中场球员,互相之间在波兰队前场只有一个前锋的无压迫形势下,选择了大范围、无意义的相互传球。尽管伏尔加格勒体育场内嘘声四起、骂声不绝于耳,日本队却仿佛集体被施加了魔咒一样,所有人都只知道把球往后传,而不是往前传。


这个时候傻子都能看明白,日本队选择了赌博!他们确保自己到终场前0:1的比分,并且不吃牌,赌的就是另外一块场地上,哥伦比亚队能够挡住塞内加尔队的进攻,让竞争对手无法进球。


不看世界杯上的日本队,你不知道博弈论还能玩这么深!


不看世界杯上的日本队,你不知道博弈论还能玩这么深!


于是,我们就在世界杯的比赛场地上,看到了世界足球史上前所未有的荒诞场面:在事关出线形势的最后一轮生死战上,落后的一方,在离比赛结束还有13分钟的时候,主动选择了放弃进攻,在本方后场频繁倒脚。


令人惊诧的还不仅仅是日本队的表现,波兰队的表现更加匪夷所思。因为波兰队本场无论比分如何,都注定是要淘汰的,这是一场关乎荣誉的面子之战。在前80分钟里,波兰队打得风生水起;头号球星还没有取得进球,面子上肯定是挂不住的。结果,日本队后场频繁拖延时间,以实际行动,顺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告知波兰主帅和队员:不要再进攻了。波兰队的教练和球员,居然主动开始配合演戏了。


比赛到伤停补时阶段,波兰主帅瓦尔卡在边线附近的一个动作,被媒体拍了下来。他示意场内离自己最近的弟子:格罗西斯基,看着自己,然后敲了敲自己的大腿后侧。后者眨了眨眼睛,表示已经领会了主教练的意图。两秒钟后,刚才还活蹦乱跳的他突然捂住了自己的大腿,表情相当痛苦。看到这样的表演,日本队的15号大迫勇也都忍不住笑了。接下来,他迅速倒地,示意主裁自己已经抽筋了。


不看世界杯上的日本队,你不知道博弈论还能玩这么深!



这可能是世界杯历史上语言、数学、足球规则、心理学、人际关系与人情世故学等等学科共同大放光芒的罕见时刻,唯一的问题在于:体育精神在这几分钟基本失踪了。


尴尬的比赛终于结束了。波兰队取得了一场荣誉之战;哥伦比亚队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日本队成为了亚洲之光,唯一的一支亚洲球队进入了16强。只有可怜的非洲人,以及现场的5万多非日本的球迷,成为了牺牲品。


赛后,日本队长长谷部诚承认最后时刻消极比赛,但胜负才是最重要的:“确实,我们在0-1的情况下表现不积极,我们要向现场观众说一声抱歉。但,这是世界杯,胜负才是唯一的。”


不看世界杯上的日本队,你不知道博弈论还能玩这么深!


有人说,这是一场假球;也有人说,这不是假球,只是默契球。作为现场观战、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球迷来讲,赛后感觉吃了一只苍蝇一样,但是站在日本队的角度,从博弈论角度来说,他们实实在在地做出了基于当下形势的最优解。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男足在2004年时为了进军2006年世界杯,在亚洲区八强赛的预选赛上,最后一轮与中国香港队的比赛之中,面临着和昨日日本队同样的形势。香港队为了配合国足,半场结束时就演出了0:5的大比分落败,但是他们能否晋级到八强赛,还要关注另外一个场地上,出线对手科威特的比分。中场休息时那边只是1:1打平马来西亚,国足在积分上、净胜球和总进球上都领先于科威特。下半场开始后,中国队的足协官员、主教练阿里汉,在科威特人的表演面前,完全不清楚后面中国队需要进几个球、净胜几个球,才能压过对手,因为等到比赛结束时,科威特已经6:1取胜了,而中国队的最后一粒进球是李玮锋打进的,7:0了还正在忘情地庆祝。比赛结束了,从足协官员、到主教练,到11个队员,居然无一人能够说出赛后中国是否晋级了。事后才得知,在积分、净胜球上,中国都和科威特打平,但是在总进球数上,落后1个,被淘汰了。这成为了当年足坛史上的最大笑话。


不看世界杯上的日本队,你不知道博弈论还能玩这么深!



看来,和日本相比,中国足球从业人员,落后的不仅是技术水平,还包括基础数学和博弈论。


全部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