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hone 2018-11-25 11:18:02

他乡扫街趣闻

身在异国他乡,没有人认识自己,别人没把你当回事很正常,有趣的是在公务活动之余,除了坚守底线不逾规,自己也别把自己当回事。在这种有趣的情景模式中独自走街穿巷,我碰到了许多有趣的事。

他乡扫街趣闻


这是酒店大堂墙上挂的油画,天天进出都看到它,至今仍看不出有什么名堂。有一次大堂里没有客人,只有两个咨客站在前台,于是我趁机走到油画前面目不转睛地瞧了许久。其中一咨客兴许觉得奇怪,就过来很有礼貌地问我什么。本来这画就让我懵圈了,好家伙你又来让我猜你说什么?!我没好气地用家乡话对她说这幅画在我的父老乡亲眼中就象是鬼画符一样。咨客闻言瞪大了眼睛问我:"What?" 这时我才很绅士地冲她笑了笑,用很标准的发音对她说了句:"Nothing,Thanks you!"随即转身离去,边走边想象她这回懵的圈可比我大多了。

他乡扫街趣闻


他乡扫街趣闻


他乡扫街趣闻


他乡扫街趣闻


人行道的地面上常见被人用涂料做了标记,尤其是红绿灯附近标记的更多,我很纳闷。有一次我走了一个多小时,实在是累得有点不行了,在等红绿灯时就双手扶着膝盖低头弯腰边休息边盯着那些标记琢磨,没一会功夫引来旁边站着的一对小情侣老外,也依样画葫芦同样低头弯腰盯着那标记看,还在相互探讨着什么。我心里突然间想,这画面要是拍成视频,配上范伟在小品中的台词:"呀!呀!呀!这是什么造型哪?这不是组团上街捡硬币来了吗?"制作成抖音,说不定能火。

他乡扫街趣闻


我们用餐常常会安排在中国城,去吃饭时往往要在相隔不远、外墙分别喷有sleep和eat字样的两幢楼的对面马路经过,唐教授调侃这两幢楼是吃饭睡觉的地方。以后每经此地,都会有人提起"吃饭睡觉的地方到了"引来大家笑声连连。

他乡扫街趣闻


我们团一行18人,学历、资历、阅历肯定有所差异,但在具体工作上个个可都是行家里手,个个都可称得上某方面的专家。来澳的第三天前往农场现场教学时,老油条向导凯文通过半天的观察,认为同行的梁主任最象袁隆平院士那么接地气,是最地道的"水土流失专家"。梁主任中等身材,鼻梁上架着副近视眼镜,脚上蹬着对运动休闲鞋,头上戴了顶西部牛仔草帽,身上穿着正正规规的西裤和衬衫; 上衣的口袋里别着一支黑色签字笔,手里挽着个米黄色棉布购物袋,随时能从里面掏出笔记本、充电宝、矿泉水等物件。梁主任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野外,学习态度都十分认真,十分注重记录老师讲解的内容,观察力特别强,思维也很敏捷,几乎每次现场教学都能提出非常专业的问题和富有见地的观点。

大家对凯文的观点是认可的,至于专家前面冠以"水土流失"一词,一开始想必梁主任会有所抵触,大伙也有些疑惑,可转眼一想,这好歹是个专家的称谓,是个独一无二的叫法,更重要的这称号还是海外侨胞颁发的,弥足珍贵。所以团友有事没事都爱可着劲地叫,梁主任每次都会笑嘻嘻地应,大家乐在其中,一路欢笑不断。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