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南笙_ 2019-08-10 19:46:19

两城美食记

假期游历了重庆和西安,两个城市带给我了诸多惊喜,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两地的美食,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味。
两城美食记----西安篇
要说西安最著名的美食就是肉夹馍了,到西安的第一天,我们就尝到了肉夹馍的别样风味,我们第一天吃到的肉夹馍是猪肉的,它是由一张稍厚的馍在中间切开四分之三,在中间抹上肉做成的,被誉为中国的汉堡包。那酥脆的饼是由千丝万缕的面丝织成的,一口咬去,让人唇齿留香,中间夹肥带瘦的酱香猪肉尽情释放它的香气,让人吃一口就神清气爽,虽然历经了人山人海的排队,但在吃到肉夹馍的这一刻还是令人陶醉。仿佛感觉只要吃一口这个肉夹馍,就仿佛身体充满了力量。

两城美食记


要知道肉夹馍不仅有猪肉的,还有牛肉的,作为一个十足的吃货,怎能不尝?这次,我们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回民街,体验一下牛肉夹馍的魅力。卖牛肉夹馍的店铺就如河中的沙石一般散落在整条大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一家店铺。我兴奋得直搓双手,眼睛直勾勾地望着肉夹馍,心想着那肉夹馍的美妙味道。肉夹馍到手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但是味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味,相反还有点难吃,那张馍烤得过于干枯,吃着大费牙力,而中间那些牛肉,给人一种又咸又油的感觉,而且因为馍切得位置不是很好,牛肉洋洋洒洒掉了一地,我有些失望,但还是为品尝到了牛肉夹馍而高兴。
西安还有一种用馍来命名的食物—泡馍,这种吃法可谓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泡馍是将两张张馍烤得很干,然后掰成小瓣,用牛肉或者羊肉汤泡着吃,故称作泡馍。这种吃法深受当地人喜爱,在那首《西安人的歌》里唱到:“西安人不管到哪儿都不能不吃泡馍。”阐明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都让我对泡馍充满期待。怀着这份期待,我走到了一条本地人最爱的小吃“宝藏街”—洒金桥,专门去探寻这份朴素的味道。找到一家食客爆满的参观找到一个位置坐下,开始掰馍,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馍要掰多大,于是将馍掰成了大块大块的,当我们拿给厨师的时候,厨师笑着说:“你们是外地人吧,这馍掰的这么大,怎么入味呢?!”我们只好重掰,知道把馍掰成玉米粒的大小才作罢。把掰好的馍拿给厨师,就剩下了静静等待。泡馍上桌后,我用筷子迫不及待地夹馍来吃,但是那一小块一小块得我馍却像一个顽皮的娃娃,总是挣脱我的筷子,我拿来一把汤勺,舀了一小块送入嘴里,这股味道真的算不上好吃,那些馍外皮充满了牛肉与羊肉汤那股腥味,而心里确充满一股面的味道,这两种味道的碰撞真的令人作呕。之前的希望灰飞烟灭,我开始奇怪为什么西安人会喜欢这种古怪的味道。


两城美食记


不要以为西安人只吃面,他们还有一种地道美食是用糯米来做成的,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甑糕。对陕西人来说,这就是一顿甜蜜的早餐,早餐摊点上,会有小贩推着小车叫卖,传出来的这股香气,是西安人魂牵梦萦的味道。为了吃甑糕,我又来到了人山人海的回民街。买来的甑糕,乍一望上去颜色金黄,上面那层枣泥呈红黑色,那刚出锅的袅袅白烟更给它增添了一份魅力。吃一口,那股枣泥的酸甜味糯米独有的香味在我的舌尖舞蹈,令我如痴如醉,这真是一种世间美味啊。

两城美食记


就这样,西安的美食被我吃了个便,其中有好吃的也有不好吃的,但这一切,都是西安这个城市给我的给别的礼物。
两城美食记—重庆篇
来重庆吃啥?废话,当然是重庆火锅。在重庆,火锅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成了一种文化。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火锅店,里面的食客无不面色赤红,满头大汗,这一切当然是重庆火锅中的辣椒的杰作。作为一个不吃辣椒的人,我对重庆火锅还是有一丝恐惧,但是,我不想怀着遗憾离开重庆,便硬着头皮走进了一家火锅店。听着店家说火锅有微辣,心里那颗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微辣,能有多辣呢?上火锅,倒下菜,这一切一气呵成。捞起菜,沾上油,送入嘴中,一股辣味瞬间在我最终爆开,这辣度瞬间超乎我的想象,我顿时咳嗽起来,无论怎么喝水都无法解辣,嘴中似乎有一团火,足足过了五分钟才有所好转。这下可把我吓坏了,我迟迟不敢再次把菜放入嘴里,我仿佛能看见我狼狈的样子。吃完火锅出来,我的嘴已经失去了直觉,肚子仿佛如一个火罐,热乎乎的。虽然很难受但是还是很高兴,我战胜了我自己,终于经历了一次辣椒的洗礼。


两城美食记


两城美食,两种文化,两个惊喜,两份礼物。美食是否好吃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一代代厨师对这些没事的真切感情。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