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影 2019-11-26 14:09:56

行走在“浚县山”(二)

“浚县山”的两座山峰中,高度稍矮一些的山是浮丘山,由于它位于浚县古城的西南方,所以又称“西山”或“南山”。浮丘山系太行山余脉,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0.65公里,面积0.9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03米,相对高程仅45米左右。浮丘山与大伾山东西相望,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因山傍卫水势如果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称。

行走在“浚县山”(二)

浮丘山尽管海拔高度比大伾山低,但知名度却一点儿也不比大伾山逊色。当地流传,“东山佛爷保丰年,南山奶庙求子全”,东山佛爷指的大伾山石佛,而南山的奶庙说的就是浮丘山上的碧霞宫,俗称奶奶庙。

行走在“浚县山”(二)

碧霞宫,全称碧霞元君行宫,是供奉泰山神碧霞元君的地方,也是浮丘山上规模最大的拜神礼佛的旅游观光场所。到碧霞宫去,需从碧霞宫南门进,南门是正门。门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最南端是坐南朝北的一座戏楼。戏楼为清代建筑,是信众香客还愿演戏酬谢神灵的地方,每当庙会或者碧霞元君生日,善男信女在比演戏酬谢诸神表达心愿。戏楼两侧柱子上楹联写的是:山水簇仙居,仰碧榭丹台,一阙清音半天绕;香花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

行走在“浚县山”(二)

登上月台,首先看到的是“万物资始”坊,坊后就是狮子迎宾,雄狮昂头长啸,母狮慈眉善目,反映了浚县石雕艺术的精美绝伦。楹联是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寺庙楹联,更是集山水之精华,风物之神韵,妙不可言。看碧霞宫山门石柱上的楹联,就挺耐人寻味:浮丘妥圣灵,峰边伾持,两道青螺扬峻德;卫水环神剎,涛接淇泉,一泓白练漾神功。

行走在“浚县山”(二)

跨过山门,踏上莲池上的拱桥,看到的东西对称的四帅殿和钟鼓二楼,隐隐约约还能听见晨钟暮鼓之声。

行走在“浚县山”(二)

桥的东面是钟楼,在古代尤其是寺院中,一般都是早上敲钟,证明一天的开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当和尚也能撞钟,但你必须交了钱才能撞。本来是和尚的正经功课,现在却成了赚钱的营生......

行走在“浚县山”(二)

晨钟暮鼓,太阳东升西落,所以西边一般都是鼔楼。鼓楼下面不但有转运鼓,还有“药玊爷”和“娃娃殿”,这名字起的都很直观,药王爷是让人延年益寿的,娃娃殿大概就是送子送娃娃的单位吧。

行走在“浚县山”(二)

前院中央,有长方形莲池,莲池上架石券拱桥一座,一条挂满彩旗的甬道直达二门。二门有三个,上面各建门楼一座,顶棚用木架堆成,结构复杂,形式奇绝。

行走在“浚县山”(二)

走过二门,是碧霞宫的中院。中院院落宏宽,古柏苍翠,碑碣林立。两侧配殿齐整,里面供奉着各路神仙。

行走在“浚县山”(二)

据导游介绍,中院两廊配殿,各有7间,中5间为阎君殿,原有十殿阎王及“阴司报应”等塑像,相貌威严。东廊南梢间为三曹官,北梢间是罗祖;西廊南梢间为包公庙,北梢间为财神。紧接着两廊,又各建有三间陪殿,东为子孙殿,西为眼光殿。

行走在“浚县山”(二)

中院正前方,坐北朝南的主体建筑就是碧霹宫大殿了,由卷棚歇山顶拜殿和悬山顶加回廊式后殿组成,殿内有三尊神像,中为碧霞元君,左为佩霞元君,右为紫霞元君,俗称“三仙奶奶”,也就是“三位老奶”。可惜去的时候不凑巧,大殿在维修,很多地方无法参观,就连三仙老奶也无法见到真容。虽然大殿维修,但殿外香火依然不断,前后五个香炉一排,香烟缭绕,实属壮观,可见当地民众对奶奶殿还是极为信服的。


行走在“浚县山”(二)

“三仙奶奶”坐像,不是大殿内的三位奶奶,而是大殿西侧的陪殿中的三尊神像,中间是碧霞元君,左边是佩霞元君,右边是紫霞元君。不过个儿头比起碧霞宫大殿中的三位奶奶神像可就差远了,就算是袖珍型的三仙奶奶吧。

行走在“浚县山”(二)

碧霞宫后院正中迎面为寝宫楼,建成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面阔三间,三重檐歇山顶建筑,古朴典雅。楼分两层,上下均有走廊环绕,廊下为木圆柱支撑,故又称“转角楼”。楼上一暖阁内有木质碧霞元君睡像一座,人称“睡奶奶”。

行走在“浚县山”(二)

后院东侧有三间配楼,为上下两层前廊硬山顶式建筑,门楣上方写有“天官殿”三字。供奉的神灵是三官神中的天官,也就是戏剧舞台上经常出现的“天官赐福”中的那位。

行走在“浚县山”(二)

西侧也对称建有一座配楼,三间两层前廊硬山顶式建筑,为“麒麟送子殿”。后院寝宫楼前面有一个小型的塔式建筑,看上面的雕刻,应该为佛教的建筑,可碧霞宫则是道教宫观,两者之间总不是那么协调,这种现象也许是隐藏着不为我们所知的故事吧。

行走在“浚县山”(二)

碧霞宫后院的西北角,有一“道生天地”门,八角八面形,典型的道教风格,为碧霞宫院的后门,出来这个门,就是另外一片天地,属于千佛寺的范围了。

行走在“浚县山”(二)

碧霞宫后门向西北,就是千佛寺,它创建于唐代,因有千佛洞石窟得名。明代曾一度改为浮丘书院,清光绪二十八年,设为农业中学堂。图为中轴线上最南端的写有“千佛寺”山门,据说是近年来新建的。

行走在“浚县山”(二)

千佛寺山门就相当于一个过道,跨过山门,便是天王殿,殿堂内有四大天王塑像。四大天王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在佛教中,四大天王一般都是护法的,保佑着人间风调雨顺,事事平安!

行走在“浚县山”(二)

天王殿东侧房屋与山壁之间,有石坊门,门上横额书写“即武当”,不知何意,是否说一过此门相当于到了武当山人间仙境了呀

行走在“浚县山”(二)

这座青石山峰平地突起、自然古朴,石壁上还有远古海水冲刷腐蚀的痕迹,它高约4米,长约15米,宽约5米,被称为“山上之山”,也称为“小金顶”。石山峰北边凿有石阶,游人可拾阶而上,唐代的千佛寺石窟即凿于此。

行走在“浚县山”(二)

青石山峰的山顶,建有“真武阁”,里边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等,其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

行走在“浚县山”(二)

青石小山头西壁并排两个石窟,南窟就是千佛洞,洞内有大小佛像996尊,为我国石窟艺术瑰宝。洞口“佛国”二字是清代书法家程淓题写。洞内平面为圆角方形,穹窿顶,主尊是三世佛,每尊佛像两侧分别站着二弟子和二菩萨,中间为释迦佛,左边是伽叶佛,右边是弥勒佛。整个洞窟,造像生动,雕刻优美,代表了唐代豫北地区石刻造像艺术的极高水平。

行走在“浚县山”(二)

小山头的南、北、西三面石壁上,凿有很多佛龛,多为唐代造像,还有元、明、清各代的题记。尽管佛像、题记破损严重,但仍然是一批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行走在“浚县山”(二)

北窟较小,洞内平面呈马蹄形。壁间刻有题记:“为天皇天后敬造阿弥陀佛一躯”,天皇天后就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传说这“山上之山”原本是须弥山上的镇山之宝,非常有灵性,但他耐不住寂寞,不愿静修正果,遍证菩提,于是被如来佛放到东洋大海的海㡳。他痛改前非,在海底静静地修炼,耐心地等待,终于盼来了海水干枯,海底变成了平地,他也有了出头之日。到了唐代,佛事大兴,武则天在洛阳龙门捐脂粉钱开造了卢舍那大佛,当地人发现了这块灵石,于是也开洞造佛,普渡众生,遂成了佛教圣地。

行走在“浚县山”(二)

出千佛洞就是千佛寺的中院,大雄宝殿仅剩遗址,松柏竞翠,烘托着千手观音殿,殿前石柱的楹联“手可弃目可捐方式现斯宝殿金身成化境;君宜尊亲宜孝宁惟是莲台贝叶渡迷津”,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千手观音弃手挖目事君亲和寻生问苦的慈悲心怀。

行走在“浚县山”(二)

水陆殿是千佛寺最后一座建筑,是僧人举行水陆法会的场所,全名“法界圣心水陆普渡大斋胜会”,简称“水陆”、“水陆道场”。院内有桧柏一棵,高约4丈,围粗7尺余,枝叶茂盛,有千年之久。相传此树为洞窟内的石佛所化,移至洞外院中变成大树保佑一方平安!

行走在“浚县山”(二)

浮丘山上信仰众多,除了碧霞宫里老奶奶道教、千佛寺里千佛洞石窟的佛教外,还有姑山上非佛非道又似佛似道的民间的俗神十二老母诸位神尊。出了千佛寺的东大门左转再左转,就是与千佛寺相邻的姑山景区。

行走在“浚县山”(二)

姑山俗称小姑山,与浮丘山连为一体,位于浮丘山的最北端。明嘉靖年间,浚县古城墙东西向横跨浮丘山上,城垣将山分为南北两部。城内山坡之上建有一座尼姑庵,所以又叫“小姑山”;城外部分因在县城之南,故而称为南山。

行走在“浚县山”(二)

小姑山与浚县古城偎依相连,山上有城,城中有山,“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依然显示着浚县古城的风貌。

行走在“浚县山”(二)

关于姑山名字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位仙姑自西天瑶池云游天下,看到浚县大伾、浮丘山青林碧,风光优美,东有黄河白浪滔天,西有卫水柳烟如画,这位仙姑凡心大发,在浮丘山北端隐居下来,依崖筑庐,采药种菊,为民治病去疾,扶危济困,办了许多好事。后来,此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遂命天兵天将将其召回。人们为了怀念这位仙姑,就把当年仙姑筑路的这半拉山亲切的叫小姑山。

行走在“浚县山”(二)

穿过古城墙遗址边上一片松柏树林,眼前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红色围墙的大院,门口建一八角小亭子,双重檐攒尖顶,两层飞檐间竖额匾书有“归真亭”三字,归真亭内的石碑为元朝重修神霄宫碑。

行走在“浚县山”(二)

这是神霄宫山门。山门有三,三门并列,中间正门较大,为木结构四阿顶建筑。中门两侧排列着数块石碑,门口一侧挂着某某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的木牌。

行走在“浚县山”(二)

跨过山门,迎面便是神霄宫大殿。大殿面阔五间,四面有明柱回廊,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大殿内奉十二驾老母塑像,所以神霄宫大殿又称为“十二驾老母”殿。

行走在“浚县山”(二)

大殿西侧的配殿与廊房。

行走在“浚县山”(二)

大殿东侧的配殿与廊房。

行走在“浚县山”(二)

神霄宫大殿的后面,是一排低矮简陋的小房子,与景区的建筑大不相同,门前摆放着大香炉,门两旁挂满了红色锦旗,旗上多是“有求必应”、“荣登榜首”、“金榜题名”之类的心願语言。想必此处神仙与学生有关。

行走在“浚县山”(二)

房门一侧有一块石碑,看了石碑才知道,原来这里供奉的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又名文星神,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怪不得这里香客不断,许愿还愿者络绎不绝,谁不想让自己家的孩子学有所成考试得好一些呢

行走在“浚县山”(二)

浮丘山的文昌帝君很灵,为什么却居住的这么如此简陋?原来历史上浮丘山曾有过文昌阁,其遗址正是在这个小姑山山巅之上。据《浚县志》云:文昌宫“旧为老母阁,卫辉知府广昌改为文昌阁”。

行走在“浚县山”(二)

浮丘山文昌阁又名文昌宫、梓童阁,在小姑山绝顶。嘉庆年间毁。光绪十一年(1885年)知县黄癠重修,增建楼房亭台。阁居绝顶西北部。东为陡坡,西为绝崖。大殿三楹居院正中,座南向北,内供文昌帝君、星及二十四孝。殿北循崖建房,名曰:“春秋佳日轩”、“山水清音室”、“延旭听月厅”。殿后有楼曰“鸿文楼”。山门外建四堂亭。可惜1939年日本侵略军屠浚县城时,文昌阁付之一炬。

行走在“浚县山”(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浮丘、小姑连为一体,西环卫水,东峙伾峰,南毗旷野,北负古城,形势壮丽,气象峥嵘。山上千佛寺、碧霞宫、文昌阁、观澜亭、浮山寺、神霄宫......真是文物荟萃,神多仙众,不是“深山隐古刹”,而是“古刹隐青峰”。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