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hone 2020-05-21 01:57:32

20200520聊茶

20200520聊茶


居家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居然排在最后,可见其时也颇费文人脑筋的。文人喜茶,也好酒,可格律诗中每句至多只能填上七个字,写出来的句子还必须得到家里女主人的认可,所以在选“酒”还是“茶”上反复斟酌、推敲。七件事里,头六件都是家家户户过日子的平常之需,把它们列上全家人都不会反对,如果不列上则难免遭惹口舌之妄。茶、酒是文人心喜之物,但毕竟是待客、摆阔、争面子的玩意,家中妇孺均甚少沾边,所以绝对不能取代前述六事。

酒能给人带来感官的浓烈刺激,的确能使文人灵感不断、文思泉涌,但却不是每个文人都能轻松驾驭得了的,稍不留神喝高了,别说灵感、文思不现,就连自己姓啥名谁都极有可能直飘九霄云外了。况且酒的饮用成本高,主客二人一顿酒足饭饱,恐得换成一家妇孺三天挨饿。

至于茶,味道清淡,但过喉之后的回甘却耐人寻味,而且它不会欺负人,也不拣时辰,只要你肠胃好,从早到晚一直喝都不成问题。关键是茶的饮用成本很低,都是家里栽种自己手工烘培,天天喝也不至于让家中妇孺挨饿。

相较之下,选择茶比选择酒显得实在、明智,起码家里的女主人不会持抵触、反对的意见,见你慢斟细品也不至于唠叨半天。

当今社会,人们早已脱离了求温饱的苦日子了,茶、酒不再是令人羡慕的奢侈品。只不过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酒的饮用越来越讲究,有时也会让平常人家因来客身份高贵家里又没好茶好酒招待而感到窘迫。

我不喜欢酒,不是因为酒不好,是因为我的身体让我无福消受,无论什么酒进嘴都会让我感觉不好,二两下肚都极有可能让我难以自持。所以,我从来不会刻意去存酒,有喝酒的好友来了,要喝什么酒便领他到地下室的杂物间里挑。好友也不爱在我家里喝酒,因为家人做不出适合他们口味助兴喝酒的菜肴,他们宁愿让我拎酒出来喝。

茶是我喜欢喝的,小时候种过两行茶树,也曾学着大人的样子在煮饭的锅里炒过茶。小时家里时常放有外公炒的手工茶、大姑丈采的野山茶和在河明亮电站工作的姨丈送来的包装红茶。家里只有来客人了才泡茶,平常都喝凉白开。双夏农忙季节,家人干农活挥汗如雨,才会用大茶壶泡茶放凉了解渴。

我第一次泡茶招待客人,是在大学一年级。大学宿舍是新建的两房小套间,宽敞明亮,大的一间只住两人,兼作客厅。在上街购买生活用具时,看到一只招财猫小茶壶,甚是喜欢且价钱便宜,便买了下来,还配上四个小杯子和二两散装普洱茶,待客的家当摆放在书架上既实用又好看。

我喜欢喝茶,那只是参加工作后受同事的耳濡目染才养成的习惯。那时没钱买茶,只能在上班时间泡公家的茶喝,如果想喝好点的茶还必须厚着脸皮到别的科长办公室蹭。单位几个喜欢喝茶的科长闲着没事时,会凑在一起品茶论道,从他们的口中我感受到那片香叶承载历史文化的无比厚重。为了跟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我自己找了许多与茶相关的资料来阅读,慢慢的喜欢上了因茶而发的文化气息。

我喜欢茶但不懂茶更不会品茶。在涉及茶的栽种到品鉴的整个过程中,我最喜欢的是泡茶这个环节,觉得很有仪式感。我喜欢喝普洱生茶,尤其喜欢用茶刀开茶的那个环节,我觉得这环节与泡其他茶有明显的区别,开茶的过程能让我烦躁不安的心慢慢的安静下来。只有心静,才能品味茶的神韵。

因为工作关系,我有幸结识很多种茶、制茶、卖茶、品茶的朋友,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很多与茶相关的知识,感受到懂茶人士的文静和儒雅。所以,有空时约上几个茶友泡一壶存放十年左右的生普,慢尝细品,话题由茶入世,古今中外,天南地北,莫不能及,笑意伴随着茶的香气弥漫在茶室的整个空间,应证了古人对茶的注解“一叶蕴藏天地香”。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