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粟YISU 2021-02-15 16:43:50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

据说 诺邓 是滇西南最古老的一个村落,唐代樊绰的《蛮书》中就有关于 诺邓 井盐的记载,一直到今天它的名称也不曾改变。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虽然 诺邓 古村整体色调是红色的,但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白族古村,里面可以看到很多诸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等典型的白族建筑布局模式,但由于依山而建, 诺邓 的房子又不囿于这些格式,因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当然,在 诺邓 体验这种建筑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逛客栈。
深入体验这种建筑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住客栈。耶。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这次住宿要放在游记里写啦】

诺邓 的房子大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也就是说在 诺邓 住宿,你就住进了一间至少有200年历史的房子里。如果看 诺邓 的建筑,逛客栈是最直接的。因为很多保存完好的建筑都被改成了客栈,而且可以随意进出。其余的仍旧被用作民居,是村民的家,主人不乐意的话不方便进去叨扰,所以我们就从客栈说起。


>>一颗印.木石雅居

这是我住的客栈,房屋构造十分典型,所以放在开头写吧。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一颗印是清末贡爷黄世忠的宅院,建于清中期,大概有300历史。老板是个雅士,平日里练字打太极烤火腿……虽然屋子很老,但里面很干净,住着也很舒服。门前还有一个花园平台,晚上可以聊天看星星。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一颗印所处的海拔是最高的,需要背着行李爬坡上去,不想背的也可以雇匹马驮上去。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一进门的门墙,就是所谓的“倒八尺”
︎一颗印不是客栈的名字,而是一种住房建筑形式。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形,像一颗印章,俗称“一颗印”。
“一颗印”式民居是由汉、彝先民共同创造,其基本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尺”。正房三间两层,较高一些,两厢为耳房,耳房就矮一些,这样就组成四合院,中间为一小天井,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八尺,所以叫“倒八尺”。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正对门墙的正房。我们进去的时候老板正在浇花,阳光暖暖的照下来。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这样正房采光就比较好,一般给长辈居住。中间为天井,多打有水井,作为洗菜洗衣的场所。为了挡风沙和防火,房屋四周外墙上是不开窗户的,都从天井采光。
所以在一颗印客栈,旅客居住的都是耳房,窗户全部向内开,白天室内光线很弱,适合休息。房间的陈设也都很有民族特色,挂饰有扎染、刺绣,也有草编品。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在 诺邓 ,滴水屋檐也是一个特色。四面都有坡面的最普通的 中国 古代屋檐叫做歇山顶。两檐相叠叫做重檐,建筑里常说的重檐三滴水就是三个歇山顶相叠,因下雨时通过三重檐滴落到地面上的雨水要经过3个节段,滴落3次而得名。 诺邓 的四合院模式让正房的屋檐与耳房的屋檐交错叠在一起,构成独特的重檐四滴水。
(题外话,古人怎么会想到用雨滴来命名屋檐,这也太有意境了吧。)


>>诺言别院

诺言也是四合院式的,但它在装修上更小资一点,也更民俗一些。客房没有像一颗印一样小小的窗户,诺言的窗户是有向外开的,房间里比较亮堂。在小院里还有一个书吧茶室,即使过路客也可以进去小坐。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进门的照壁,比一颗印更加宽敞。右边就是小书吧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言的小书吧里面有两张长桌,木质的长扶手椅子,棉垫子,因为里面人比较多,我们也就没有坐,门口拍了拍。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小书吧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古道坊客栈

诺邓 的房屋布局其实都 大同 小异。古道坊是台阶式四合院,也就是说因为地势原因,它一进门的倒八尺是用台阶来完成的。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古道坊没有门墙,台阶代替了倒八尺原本的位置,但较低的地势却营造出了倒八尺特有的隐蔽性空间,同时视觉上更具有延展性,没有门墙完全遮挡带来的紧凑感。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贡爷院客栈

贡爷是清朝时读书人考上秀才以后当地政府给颁发的一个称号,没有官品。据说 诺邓 村一共出过60多个贡爷,但贡爷院却只有一个,因为这户人家有接连好几代贡生出身。而且 诺邓 二十四景里面还有一个叫做“贡爷家风”,传说是无人在家时大楼失火但仅焚毁一梁即自灭,该贡生家族即以此保留作代代家教样本,告诫后人须重视文化、遵守礼乐、行义好善。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贡爷院很大,一共有四个院落,其中两个是三坊一照壁,两个四合天井,还有专门的马厩,这些相互链接,成为一个大院落,高低错落有致。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贡爷院的主人姓杨,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而贡爷院就是杨贡爷给他的六个儿子修的。下两院比较大,一个院里住两个儿子,上两院较小,是杨贡爷第五子和第六子的住所。整个贡爷院都渗透在兄友弟恭,和睦友爱的家风之中。古人所谓的“家和万事兴”便是如此吧。如今贡爷院里住了9家人,还有一部分改成了客栈,他们也不全是杨贡爷后人,可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之前一直奇怪,家风怎么会成为一个景点。但是在贡爷院,看树看马,到头来令人长叹不已,触摸在手里的,竟就是这看不见的家风。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五滴水客栈

顾名思义,这家客栈的屋檐比别人家多一层。
这家客栈的优点是位于山脚下、村口处,十分方便。但也是这个原因,我在逛村子的时候错过了这家客栈,没有进去看。看网上介绍应该也是典型的四合一天井布局。行李多不适合走太多路的可以选择这家下榻。

>>素心·若水

在从一颗印往玉皇阁走的路上碰到的一家小资又清新的客栈,房子是老的,装修风格却很 大理 ,我特别喜欢那个玻璃书房,适合发呆闲坐。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如果说一颗印是对老房子的完整保留,其余客栈是在此基础上的适当小改,那么素水就是年轻人的 诺邓 。 诺邓 是一个古村,住满了老人和孩子,但并不代表它不需要年轻人,更不代表它排斥现代的装修风格。 诺邓 的这些客栈,他们每一家都在诠释着自己对 诺邓 的理解和期望,是保留古老,是难得浪漫,是家和万事兴的其乐融融,更是眼下的 诺邓 。


【火腿和井盐是不可以分开的】

诺邓 也有茶马古道,运的就是井盐。汉武帝时期在这里设“比苏县”,“比苏”是白蛮语,意为“有盐的地方”。 诺邓 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是一口21米深的直井,古代用人工汲水的方法从下面取卤再分给各家“灶户”煮盐。该井现在已经不再产盐,并且被发展成为了一个景点,里面有古代制取井盐的工艺介绍。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井在楼梯下面,因为盐井的构造比较复杂,所以有两个通往盐井的 通道 。
︎我们平常吃的盐有 海盐 、湖盐、井盐、矿盐四种,其中 海盐 居多。但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 中国 ,离海较远的西南部地区,井盐就不可或缺了。
井盐最发达的地区在 四川 省。早在战国末年,修 都江堰 的那个李冰就在 成都 平原开凿盐井,汲卤煎盐。当时的盐井口径较大,井壁易崩塌,且无任何保护措施,加之深度较浅,只能汲取浅层盐卤。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去井盐的路上
︎所以井盐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凿井。北宋中期后,川南地区出现了卓筒井。就是一种小口深井,凿井时,使用“一字型”钻头,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径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古人还将大楠竹去节,首尾套接,外缠麻绳,涂以油灰,下至井内作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 淡水 浸入。取卤时,以细竹作汲卤筒,插入套管内,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一筒可汲卤数斗,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
而 诺邓 的盐井有两个,一大一小,那么小的自然是深井喽。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 诺邓 最出名的美食就是火腿,是用 诺邓 特产的井盐将一整条猪腿腌制而成。 诺邓 的井盐含钾而不含碘,是腌制火腿的最关键因素。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其次便是 诺邓 得天独厚的环境气候了,因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所以 诺邓 火腿可晾挂较长时期,有的可以三至五年“隔”下去,像是陈年老酒,时间越长的味道越好,并且可以生吃。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在 诺邓 ,火腿几乎家家都有挂。我们当时进了一对老夫妻的家里,他们告诉我说 诺邓 的火腿在每年冬月里腌制,两年后就可以吃了,三四年的火腿是留不住的,价格也高,更遑论五年的火腿了。

(虽是这么说,但跟一颗印客栈老板聊天的时候他给我们切过两片六年的火腿尝尝鲜,但我没有吃出什么特别的味道,果然外行就吃个热闹,所以不是资深的火腿好爱者不必特地去执着年份。)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火腿的吃法也很多,除了生吃之外,还可以用来下面和炒饭。我最喜欢的吃法是烤着吃,最能激发出火腿的香味,并且烤焦后的口感也很棒。其次是火腿面。炒饭有些太咸了,我不是很喜欢。


【老奶奶和老爷爷的家】

从贡爷院出来之后看到一个老奶奶正坐在家里纳鞋底,门是开着的,直接对着外面的路,这一幕瞬间就把我吸引住了,我给她拍了张照片,张头进去问好,老奶奶就请我们进去坐。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进去后老奶奶招呼了她的老伴来接待我们,然后依旧纳着她的鞋底。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老爷爷一边领着我们在他们家里转,一边跟我们讲起他们自己做的火腿(上节提过,这里不赘述了)。后来又跟我们提起他在 昆明 工作的女儿,满腹的骄傲和牵挂。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虽然一直在说 诺邓 是一个千年的古村,但同很多 云南 村落一样,这里多得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已经很少了。人们常常感叹游人所到之处毁了一个村子的宁静,打扰了当地人的生活。可我们既非当地人又何必去过多的自我代入,把别人当作弱势群体站出来替他们进行无谓的谴责呢。我去过很多 云南 老村子,看到过很多留守在家里老人思念着城里的儿女,孩童想念着父母。在他们心里,并没有别人所谈论的宁静的生活,他们不是隐士,需要的也不是净土。他们不厌恶远客,厌恶的只是那些素质低下踩踏他们农田、乱扔垃圾不讲文明的游客,可是这种人放在哪里都会被人所厌恶呀。所以在大多数人都懂得尊重的年代里,我更愿意把这些地方写出来方便更多人到访。你们的家乡在越来越好,欢迎回家。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比起城市,村落似乎更接近人本性的样子。所以当看到一些老物件的时候心里总是会被莫名地触动,然后阳光就照了进来,分外地暖,像极了记忆。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没有故事,只有阳光】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
巴尔蒙特的诗,却总让我想起 诺邓 午后的暖阳。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从一颗印放下行李出来后我们就一直在村子里闲逛,虽然是黄金假期,但游人不是很多,偶尔会碰到几个村民,互相问声好。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是谁在练太极,风生水起】

晚上回到一颗印,跑到门口的漏台上去看星星,跟当晚一起投宿在这里的光头叔叔和客栈老板侃大山。光头叔叔是版纳人,入藏的老玩家,打算第二年去环 中国 海岸线,我跟粟先森恰好都是海边来的,聊的分外投机,还互相加了微信。并且约好第二天一起去看 云龙 的天然太极图。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 云龙 太极图是由第三纪地质构造经过几百万年降水冲蚀形成的自然产物,中间的s弯是 澜沧 江的一条支流,搭配青山和农田,很像 中国 的太极图。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去看太极图需要前往旁边一座山上的观景台,当然,懒得话可以无人机飞一飞。没有公交车,只能打车或者包车前往,单独包车的话是50元, 诺邓 的客栈里都能联系到,不是很划算,可以和天池、大浪坝草场一起,300元一车。我们是搭光头叔叔的车去的,导航天池,中间的那个观景台就是啦,找不准的话可以提前让客栈老板在地图上帮忙确认一下。

【诺邓】在千年古村中遇到最暖的阳光-云南

︎很多年很多年以后,我跟粟先森还有几个朋友在茶卡盐湖的边上吃晚饭,忽然看到朋友圈里光头叔叔发了一张茶卡盐湖的图片,定位也是茶卡镇。所以,那些你以为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只要一直在路上,就总会遇到的吧。
也或许,这是太极图的魔力也说不定呢。



全部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