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hone 2022-05-02 20:54:20

首登笔架山

都说“冲动是魔鬼”,近段时间的一次冲动引出我今天花上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首登河源市区笔架山的“壮举”,弄得我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头昏脑胀、腰酸腿疼。说起这次冲动引发的“壮举”,还是缘于几个星期前的党校培训学习。三月底组织部安排为期三周的党校培训学习,除去3天赴县区现场教学外,其余时间均被闷在教室里头。这样的相对紧张且单一的安排,难免会让人在上课期间产生一些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某日上课,老师的授课有失精彩,我在神游中突然萌生近期要去爬山登高的冲动。今天早上象往常一样提前去单位,计划先沿江边散步后回单位正常上班。在途中见天色阴暗、凉风习习,料想应该是爬山登高的好时机,恰好今天手头上没什么需要处理的工作事务,便改变方向直奔笔架山公园。

首登笔架山


笔架山公园位于新丰江水电站栏河大坝的左侧,由十几座小山峰组成,其中3座主峰东西鼎立,取名“笔架山”。笔架山最高峰海拔363米,与新丰江水电站大坝右侧远处的桂山遥相呼应。大约三十年前,我和大学同学先建及各自女朋友结伴到新丰江水库大坝游玩,并沿着若隐若现的羊肠小道爬到笔架山最矮的山峰半山腰的大石头上照相。那时这些山峰还是没有命名的荒山野岭,极少有人攀爬,那些羊肠小道是钩松香的工友踏出来的耕山小路。

约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期,河源因为新丰江水库旅游资源开发热浪的掀起,水库周边建起了许多游玩、吃喝的设施,配套越来越完善,人气越聚越旺,新丰江水库多了一个名字叫“万绿湖”,大坝左侧3座小山也有了响当当的名字叫“笔架山”。2000年前后那十几年,市里创建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几个国家级城市称号,财政资金不停投入,各种绿化、美化、亮化的工程不停轮番上马,于是便有了眼前设施完善、景色优美、引人入胜的市民登高望远、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早上从市区出来,开车约十五分钟便到了新丰江电厂的办公及生活区,横过西环路之后便是庄田村美食街。十几二十年前,这里有一条进入新丰江水库大坝及电厂车间的公路,公路两旁是农村的耕作区,种有不少瓜果蔬菜,也可以看到几间农房建在其中,但那时给人的印象只是偏僻、荒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在耕作区搭起棚子搞起了饮食业。早年比较出名的就有年辉渔村、龙润粗粮坊等食肆,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本地市民慕名前来消费,我所在的单位当年还曾经把这两家食肆列为定点接待饭店。它们的生意之所以能红火十几二十年,不单因为它们的出品有特色,还因为店家以诚信为本,热情周到,物美价廉。早上从此经过,街景早已今非昔比,街道及两边商铺装璜得特别华丽,但却因为疫情等影响而显得格外冷清,用行人稀疏、门可罗雀来形容此情此景一点也不为过。成排的特产店己经关门大吉,龙润粗粮坊已改为龙润食府并已歇业,依然敞开大门迎客的年辉渔村想必也是步入惨淡经营、苦苦挣扎的景地,门口已看不见以前摆满的供客人选择的河鲜、菜肴。曾经热闹非凡的龙润食府和龙乡贡酒厂客家文化馆竟然挂上了“场地招租”的大红横幅,让我感到有些惊讶和十分可惜。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通往电厂车间公路旁的停车场很大,是用铁皮围起来的简易泥地停车场,设有收费岗亭,收费还算合理,2小时内5元,超2小时10元,微信扫码支付加1元。停车场门岗前的马路对面有一段很短的登山台阶接到通往水库大坝的柏油路,但是登山台阶的入口指示牌不明显,游人不用心寻找的话还真的会找不到。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沿着通往水库大坝的柏油路上行大约200米,便到了大坝景观的瞭望台。这一观景平台是游人必到的地方,是观看大坝雄姿的最佳位置,几乎所有的游客来大坝景区游览都要在此驻足拍照留影。离开大坝观景平台上行100米左右便到了笔架山公园门口,如果不进公园则可左转直上水库大坝。笔架山公园入口处原来只是山坑稍为平坦的一块开阔地,绿树成荫,十几年前有人投资在这里建了间类似农家乐的大排档,生意也很红火。现在大排档己被拆除,这里变成了一间为登山游客提供饮料和零食的便利店,原来的停车场摆了一些櫈子供游人歇息。公园门口的“笔架山公园”五个字是时任市委书记陈建华的老师李伟题写的,当时创建国家旅游城市,李伟老先生启邀为市区多次设施题名。由此而上的登山道分为两段,一段是自公园入口至听泉坪的柏油马路,一段是起止皆为听泉坪的环山石台阶。两段登山道都根据实际情况非常巧妙地配套建设了观光平台、避雨亭等便民、美化的设施,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听泉坪约莫几百平方米,山的峭壁上用混凝土雕塑了一支如椽大笔,笔尖下方标有“状元”二字,峭壁旁立有一黄蜡石,上刻打油诗一首“笔架山传说”,云:“笔架来龙三指峰,峰明笔贵此山中。谁人折桂状元名,世世代代立大功。”其中“立大功”三个字是后来改动过的,重刻痕迹十分明显。听泉坪靠山处建有一长廊,取名“读书廊”,廊的入口两根柱子上刻有一对联“笔架山中读书廊,读书廊内乃状元”。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从听泉坪沿石台阶拾级而上,蜿蜒曲折间你会发现往上的景色与刚才所见会略有不同。山顶上的松树多了,籐蔓少了,植被没有山下那么茂密,石阶路两旁随处可见形如鹅卵的巨石,造型各异,其中一处被命名为“阿婆石”,上刻“阿婆目送孙子上京中状元”。阿婆石对面山岩中刻有一个康熙大帝御笔的“福”字,与听泉坪的状元笔遥相呼应。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从阿婆石上行几十米建有一个供游人观景、避雨、歇息的平台,名曰“千岁台”。站在千岁台凭栏南望,可以远眺新丰江南岸大片城区,如果阳光明媚的话,视野可及惠州市博罗县的好些乡镇。世间的事物或许就是这样,有一好没两好,永远都是这么矛盾和纠结。天晴日好,视野开阔,可以看清远处美好的风景,但却晒得你头昏脑胀、眉皱眼花。阴天凉爽体感舒适,是爬山登高望远的好时机,但却朦如隔纱,往往会错过许多景物的美好。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从千岁台到笔架山主峰山顶笔架石的距离虽然只有一两百米,但要穿过几个巨石阵,让人感觉不到顶点就在眼前,到了山顶才恍然大悟。笔架石由数块巨石组成,高达近十米,无路可上,巨石后面建有无线电信号发射塔。站在笔架石,山下的整个市区乃至更远的地方尽收眼底。山顶的风比起来时的路上要稍为大些,吹在汗流浃背的身上显得格外凉爽。吹着凉风,观着美景,自然而然心情愉悦精神振奋,或许这样的感觉就是登高望远的追求境界了吧?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由于山顶风大担心受凉,在笔架石呆了没多久便沿着缓缓下行的台阶往前走,过了小山坳的横排路拐几个弯便到了怡醉亭。这里也算是一座小山的山顶,地势还算平坦,亨子下方还建了宽阔的观景平台,站在栏杆旁望去,可以看到新丰江水库的部分水面和库湾,视野开阔,假若晴天黄昏时段驻足观望,我想那红霞漫天、波光粼粼的景色肯定会让人留连忘返。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顺着台阶下行毕竟不用象上山时那么费劲,打量起景物来也就自然而然地仔细了起来。上山至此沿途见到好多用塑料袋包裹着的松树树干,来不及细想和近看,下山时走近察看,才明白原来是几年前本地松树线虫病蔓延,这些松树树干是防治过程中施过杀虫药后被密封起来堆放于此的。从沿途所见的情况看,先前采取的防治措施效果很好,一路上下没看见哪一棵松树出现针叶变黄的现象。下山的台阶一直通到听泉坪,上山下山绕了一个圈,这样的设计让人觉得很舒服,走同样多的路却观赏了更多的风景。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这次首登笔架山,费时不到两个小时,上山按平时早上偶尔登客家公园小山包的节奏,用时较少但也觉得轻松自如,下山一路走走停停,反倒觉得有些疲惫。或许是路途长或许是下台阶的原因,越往回走越觉得脚步沉重。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如愿以偿地给了之前的冲动一个实实在在的答复。

首登笔架山



首登笔架山



有时觉得,偶尔冲动一下也未尝不是一桩好事。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