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侠 2016-06-03 08:16:28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盛行于明清两代的马山壮族会鼓最初的功能是驱鬼镇妖、外袭警报、祈求吉祥。因敲起来气势磅礴、热血沸腾,渐渐成了民间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一直流传至今。经过申报,2008年11月10日,马山县壮族会鼓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0月30日,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审组评估,正式授予马山县“中国会鼓之乡”称号。

随着“鼓王”一槌擂响,千面大鼓震撼登场,鼓声震天,锣叉齐鸣,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马山壮族会鼓使用的套具主角是鼓,配角是锣和钹,鼓者声音洪亮、浑圆、厚重,钹和锣声则显得十分清脆。会鼓时所使用的鼓一般为牛皮鼓,这种鼓是选用生长时间长,木质较坚硬,而且粗大的樟、榕、枫等原木,锯成长约1.5米的木段,挖成空心后做成鼓壳,两头盖上牛皮,用竹篾或铁丝从四周把两头牛皮拉紧后晒干而成。会鼓有很多打法,有混鼓打、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敲打时,多人协作,鼓声撼动四面八方。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威震八方的广西马山壮族会鼓

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