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老马 2017-11-06 11:15:43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上期我们分享了从~塔尔寺(Taer Lamasery)~ 八宝如意广场一直到大经堂内的很多佛像以及相关的知识、故事,这期我们接着续写不一样的塔尔寺·····

出了大经堂侧门路过大厨房,很容易错过的一个殿堂就是藏医学院,藏语叫曼巴经堂,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曼巴经堂(图片来自网络)

“曼巴”是医院、医生的意思,顾名思义这所学院是专门学习关于藏医药学科的地方。但是我建议大家在了解藏医学之前最好还是先知道一点佛教是怎么样看待人类生死观的,这样更容易理解藏医药的神奇,那么最好的展示手段就是请大家进医学院的殿堂小院,看左手边的墙上有一副壁画——六道轮回图。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六道轮回图(图片来自网络)

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请注意是“饿”不是“恶”),看到这六道的名字大家觉得哪一道最好啊?天道吗?答案是“人道”,因为人道是可以常闻佛法之道,就看你能否领会顿悟了。另外对于大家从小看《西游记》也好、民间风俗所说的“阴间”也好大家听到频率最多的应该就是(十八层)“地狱道”了吧?其实佛教说地狱道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旁地狱、孤独地狱等等,其中八寒地狱可以理解为受寒冷刺骨的考验和折磨,这当中又分为很多层级,其中一层叫做“无间地狱”,意思为毫无间隙的受苦,一点停歇都没有。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无间道(图片来自网络)

梁朝伟、刘德华演的电影《无间道》名字的出处就来自于此,不是导游刘伟强空穴来风瞎想的,电影的名字充分表述了当卧底时那种无(无)时(间)不(地)刻(狱)所受的煎熬。

另外说说饿鬼道,据说饿鬼道所受之苦是肚子巨大饥不择食,但是当食物送到嘴边时口中却会喷火将食物融化,无法进食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地狱太苦不上图(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浪费粮食的人会入此道还有那些不孝顺父母之人也会如此。那么结合生活来看,大家会发现佛教也倡导孝顺父母、珍惜粮食,这和我们中国人深受影响的儒家文化也相符,这也正是佛教虽在印度起源却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的重要原因。六道轮回图外环有十二幅小图,叫做“十二因缘”,最中心处有个圆心,内有三种动物叫做“三毒”: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三毒(图片来自网络)

分别是:鸟(一般为一只鸽子)、蛇、猪。它们各有代表意义,鸟:代表贪欲;蛇:代表嗔(chen)恨,攻击性强;猪:代表痴,愚昧无知。人们正是因为没法逃(看)离(破)这“三毒”所以才会觉得“苦”。说到“三毒”我想到了《西游记》里边的人物性格: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师徒四人(图片来自网络)

猪八戒——贪蜘蛛精的美色害了孙悟空、贪人参果的美味害了唐僧、总之贪得无厌;沙和尚——口中总是那句话“大师兄,师傅说的对啊”、“二师兄,大师兄说的对啊”··· 像个痴人一般缺少了独立思考、多了些盲从跟风。孙悟空——一言不合就打、杀、甚至差点打死了唐僧,行事简单粗暴,所以他们三人也是“贪嗔痴”三毒的另一种体现,这里我要特别特别说明,关于西游记的表述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不是佛教知识,仅供参考。所以通过三毒的举例,我们发现人们生活都在跟这三种“毒”打交道,因此才觉得人生“苦”短,那么佛教中常说的“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知识点:佛说人有“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之说。这里说一说“四苦”和“八苦”:

一“四苦”:生、老、病、死(这个释迦牟尼成佛前的缘起有关,这里不多解释)。

二“八苦”:是在生、老、病、死这四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取蕴苦”、“求不得苦”,合成“八苦”。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爱我别走(图片来自网络)

1“爱别离苦”:人生总是聚少散多,哪怕您和爱人、父母钟爱一生也会有最终的离别,所以请珍惜身边爱你和你爱的人。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怨憎会苦(图片来自网络)

2“怨憎会苦”:举例路怒症患者,高速路上你别我一下,老子怎能受这个气?加速我在别你一下,不服?来啊!·····冤冤相报何时了?最终酿成惨祸。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五取蕴苦(图片来自网络)

3“五取蕴苦”:简单来说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识、身体、思想等都在受苦。举个例子,假如你讨厌臭豆腐的气味,可你家小区门口的阿姨天天都在这叫卖,想躲也躲不开,你用手捂住了鼻子,可眼睛看到了她在那,你又蒙住了眼睛和鼻子,但是耳朵里听到的又是她的“便宜又好吃的臭豆腐咯”的叫卖声···如此反复你一直在受“苦”。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求不得苦(图片来自网络)
4“求不得苦”:很容易理解,就是再努力也得不到的那种求之不得的“苦”。那么人生既然这么苦,谁来拯救你脱离苦海?答案是佛、佛教、还有自己。我们常说业报轮回,做善事得善业、做坏事的恶业、做中庸之事得无记业,你平日孝敬父母不浪费粮食你自然不会堕入饿鬼道、你平日不杀生多放生,你自然也不会堕入畜道···总而言之六道轮回图就是佛教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种客观表现。医学院内主供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药师佛(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可以的话您不妨试试跟殿堂内的阿卡(喇嘛)要一个佛像前供奉的水果,这里叫“供果”,信教群众很看重这个不一样的“水果”的,认为能够祛病消灾,您也可以尝试着索要一次,当然按照我的经验来讲您最好主动布施一点财务,多少随心,再跟喇嘛要。

现在咱们再来说说藏医学,藏医把人分为三大类:隆、赤巴、培根。隆型人,身材瘦小、易失眠、酷爱武器;赤巴型:身材中等、易怒、聪明、病情多为热性;培根型:身材魁梧、性情温和、不爱运动、举止稳重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三分法”树喻图(图片来自网络)

藏医细分病人后会对症下药,而藏药成分很多还是跟中药成分相似,不过它会通过特别的方法加入金、银、珊瑚、珍珠等入药,这些也是人体不可缺的金属微量元素,有的药甚至需要几十种药材才能制成,有一位叫“然纳桑培”翻译过来是七十味珍珠丸的意思,说明是七十多种药材再能做出一味药。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藏药知识,可以去西宁生物园区内的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去看看。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或者可以看看这本关于藏医药的百科全书——《四部医典》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四部医典(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老马本人肠胃功能就很一般,吃过几次藏药后确实效果不错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藏药

青海坎布拉景区附近就有一个藏医很厉害,大清早就要从西宁出发去排号,到的晚了可能白来一趟。家里有个亲戚患有严重腿疾,几个疗程后好了很多。出了藏医学院来到的是释迦佛殿,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释迦佛殿(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仔细看会发现主供的却是未来佛弥勒佛(记得要看肩膀上的法器,上篇有介绍如何认佛)据说这里以前供奉的的确是释迦牟尼佛,由于大殿一场大火后改为弥勒佛了,但殿名依旧是释迦佛殿。

出了释迦佛殿向右手前方来看有座小殿堂叫宗喀巴殿,很多导游会忽视这里,因为本殿只供奉了一尊宗喀巴像,看点不多,但是我要说的是这尊塑像的造型却独树一帜,他是整个塔尔寺所有塑像中的精品,主要体现在宗喀巴的面部的雕琢,仔细看会发现宗喀巴大师眉宇自由舒展,睿智的眼神流露出无限清纯底蕴,嘴角洋溢着超凡脱俗的微笑,目光安详地扫视着下方,嘴唇微微翘起放佛悟出了世间的奥妙所在,这就是佛的魅力、佛教艺术的魅力····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宗喀巴殿(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此时您站在宗喀巴殿的门口,抬头45度仰望,会看见一座金顶在阳光的掩映下熠熠生辉,这里就是全寺的主店——大金瓦店。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大金瓦殿(图片来自网络)

在上一期中我们说过了塔尔寺的殿堂、寺宇是分布在一朵八瓣莲花中,其实大金瓦殿就坐落在这朵莲花的“花蕊”之处。大金瓦殿顾名思义,殿顶是纯黄金用鎏金制作法落成的。其实真正看点在于殿内的一棵树、一座塔····

1357年的一天宗喀巴大师的母亲香萨阿切在背水途中路过此地,也就是现在的大金瓦殿的位置(特别说明那个时候还没有大金瓦殿更没有塔尔寺),此时的她已怀胎十月,临盆之际香萨阿切剪断脐带,滴血之处不久长出了一棵菩提树,逐渐根深叶茂,形似一柄绿色的伞盖,馥郁的香味四溢,人们闻到后都有种心爽神怡之感,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此树不多不少共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清晰的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形容佛祖讲经说法的声音洪亮,令众生猛醒的形象),所有佛像呈墨绿或淡绿,人们认为此树是棵有灵气的神树,非同一般树可比,于是周边的僧俗用黄绸缎把树包裹起来,作为塔的中心,四周堆砌石板,建成了一座简易的“莲聚宝塔”,这就是塔尔寺中最早的塔和最早的建筑。

知识点:因为有了这十万片狮子吼佛的呈现,所以信徒们在殿堂磕头要磕十万个的原因就是这样得来的。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磕长头(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滴血长出的那棵菩提树被包在了塔的中心看不到了,而塔在信徒的不断扩修和保护下建起了更为精美的银制宝塔,再到现在的通体包金的大塔。(非常抱歉,殿内谢绝拍照,所以无图提供)可到这里菩提树的神奇还在延续,直到后来人们在扩修大殿时神奇的发现包在塔里的那棵树的树根悄悄的延伸到了殿外,在殿外也长出了一棵一样的菩提树,我们现在可看到门外的菩提树就是塔内延伸出来的那棵。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菩提树(图片来自网络)

知识点:通过宗喀巴出生的故事可以明白“塔尔寺”这个美称的缘起可以解释为“先有了一座塔而后有了一座寺”故此得名为塔尔寺。“塔”就是这座莲聚宝塔,“寺”则是指大金瓦殿旁边的弥勒殿。···了解过了最早的“塔”我们再来说旁边的“寺”——弥勒佛殿。

“菩提花开莲花坳”——塔尔寺且听我说(二)


弥勒佛殿(不知为何这座殿堂的照片很少,估计很少人注意过这里的珍宝——壁画)

(图片来自网络)

正中弥勒佛威严肃穆,这座殿的看点来自店内墙壁两侧的壁画,这里最能凸显塔尔寺三绝之二的“壁画”(第一绝堆绣上期已经讲过了)。壁画之绝绝于“色”,暨颜色艳丽丰富且经久不褪色,这是因为壁画颜料来自名贵的珊瑚(红色)、珍珠(白色)、玛瑙、金、银等,除此之外还要加入动物的胆汁调和这样方能使原料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而弥勒殿的壁画是明代绘画好,久经风霜和历史的考验,没有经过任何的人为再加工一直保存到了现在(同样抱歉,殿内为保护文物是不许拍照的),这座殿堂也同样如此为了保护壁画也没有进行过大的装饰和改动,1560年初建,1577年形成规模直到现在,这就是塔尔寺最早的“寺”····

下期我们还有更多精彩·······

全部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