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3 14:26:51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江西抚州市~文昌里(Wenchangli)~ 位于抚州城外文昌桥东面,与主城区仅一河之隔,曾经是临川老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也是抚州的历史档案馆和老城博物馆,经过几年的精心修缮,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成为具有抚州民俗特色的商业繁华地,旅游胜地了。而文昌里是我的旧居,我的出生地,在这生活了15年,度过了整个童年,留下了许多温馨美好的回忆,一直以来对我来说是个亲切的地方,作为曾经的老街坊,它对我来说更是意义非凡了。虽然上个月底文昌里刚开放时夜逛过,但时间有限,且晚上方向看不明,于是和朋友在白天又重游了一番,寻找旧居遗址,找寻以前的记忆。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来到外婆馆,里面都是老早的手工艺品,象左边的布鞋就是我小时候常穿的,非常舒适轻便。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是以前老早小孩子戴的虎头帽。蛮好看的吧。这种鞋帽现在很少能见到,估计某些乡下才能见到。在馆内还碰到一位善谈的老者,和我们聊了好一会儿,又让我扮做鞋的小媳妇。他和我们说,文昌里是非常值得旅游的地方,横店跟它都没得比,首先文化底蕴就无法相比,还有地方的深度广度,横店就是简单的一条街,文昌里,有前有后,有左有右,范围太广大了,游玩的地方也太多了。听到这,又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是抚州万寿宫,位于临川区大公路东路南侧,是清朝年间由抚州府所属六县商人集资所建。那天去正好万寿宫没开放,所以内部构造就没得眼福一见,但据一位慕名前来参观的老者说,看这石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里面是砖木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前进戏台和后进阁楼分别为二,三楼建筑,中进为大殿。内有火神庙和文兴庵,是人们祈求平安和人才昌盛场所。(怪不得我们临川为才子之乡),这种古建筑在全国现存都不到十处,在江南更为罕见,是难得的建筑活资料。是不是蛮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是万寿宫宫门前的场地,两边是花草树木,中间一大片石砖空地,方便周围居民休闲娱乐。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是万寿宫右侧的一处景象,1598梦回文昌里是指我们中国国宝级人物,东方的莎士比亚汤翁彻底告别仕途,回归故里,潜心创作戏剧的日子。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是戏都,一些演员正在排练,也封闭了,保安不让进。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新旧地契馆对比。上面一张是以前的面貌,下面这张是修缮好的。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地契馆保存的是清朝民国地契及合同,契约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过去百姓生活的情景,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木雕馆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竹椅街的五颜六色油伞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我这次旅游的主要目地还是为了找寻我旧居的遗址。所以我和朋友绕到文昌里后面,在还没修缮的地方找寻。在找寻过程中发现一处民宅还有人居住,虽然有些破旧,但看得出之前也是大户人家。我们走了进去,与主人攀谈起来。他们都是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家。男主人对我们说他家宅子还没在拆迁范围这内,而且拆迁事宜还没谈妥,所以还是住着。这家的小孙女长得好可爱,我说给她拍照,她一点不畏生,大大方方地摆POS拍照。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期间屋主人还谈到这宅子门弟名东海遗徽不知啥意思。朋友说估计是徐福东海去日本留下的后裔,估计这一代建房人姓徐。我觉得有些牵强,但有一点是说他们主上生前品德高尚。如下次还去,遇到这家人时就去问问是否姓徐,或许就清楚了。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文昌里在准备修缮前和这几年修缮中,许久没人居住,小巷幽深。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还在修缮中的部分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四年前的文昌里,好多住户已搬迁了。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是我奶奶那幢屋前。我奶奶家住横街73号,我家住横街75号,我们紧挨住着。但我们当时住的是个大院落。我奶奶家73号住的有八左右的人家。而我家横街75号是个大的居住地,相当于北京的四合院,也可分为前院,中院,后院,又深又长。起码住着二,三十来户人家,而我家住在后院。记得初三上晚自习回家时,一般九点多钟,进了院落门口,就是又深又长的走道了。两边住着我们的邻居,但都家家户户关了门,走道上黑漆漆的。起码要走上三,四分钟,我摸黑走着多多少少有些害怕,但初三整年晚自习回家也没事。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是横街75号我家住宅地门前,现在已成了一个小吃部了。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终于找到我旧居遗址了。这是我家住地紧挨的一幢楼房。我右手的空地曾是我家旧居。在这里居然碰到以前一位老街坊,她也和儿子来找寻旧居遗址,她曾经就住在这幢楼房里面,虽然几十年没见,但相互看着脸熟,依稀能分辩出从前的样子。经过她的确认,我更加确定这就是我家旧居地了。都说故土难离,旧居难忘,都来寻根来了,如果不是我们同时来找寻自家的旧居,也许这一辈子再也遇不上了。遇到老街坊,我们都很高兴,畅聊了好一会儿。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就拿我两个妹妹来说,虽现在广东定居,只要一回抚州,就要来逛逛老宅。也正因为此才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这些都是四年前我妹重访旧居的照片。我小妹面相的地方就是我家了。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就是我家所居住的那幢房子。这幢房子当时也住着四,五户人家。我妹左手边的二间房就是我家住的。当年小的时候我们全家六口人就挤在后面的那间十来个平方的屋里。后来大了之后可能因为邻居搬走,前间房就也住着。这相当于一个小四合院了,再后面就是我们这几户人家共着的厨房了,当时小院子各家都放着饭桌,竹椅,小凳。夏天的时候就会放着竹床乘凉。没事的时候大家都在小院打毛衣,择菜,闲坐聊天。而上张照片就是我们大的四合院了,我邻居住的楼房也住着七,八户人家,你想想当年我们这里有多热闹,留下了多少美好温馨的回忆。共用厨房,哪家少盐少油临时买不赢,都随意往邻居家盐罐,油瓶中倒,谁家的菜做得好吃也会相互尝尝。到吃饭的时候就更热闹了,我们除了逢年过节,从不上桌吃饭,都端着一大碗饭,盛好菜往院子三五成群扎堆吃,男孩一堆,女孩一堆,大人一堆,一边说笑,一边吃着。男孩子聊的一般是当兵打仗的事,大人聊的就五花八门了,或许是国家大事,或许是趣闻,或许是唠家常,相互打趣,有时稍带点黄段子。到了夏天晚上就更热闹了,大家纷纷把竹床搬到大院,一字排开,一张紧挨着一张,大人们躺在竹床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聊着天乘着凉,小孩子就赤着脚在竹床上跳来跳去,或者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地方又大,又是黑漆漆的,很难找,冷不防在身后吓同伴一跳,或者讲着鬼故事,吓得都不敢乱跑,怕不知什么时候黑暗中钻个鬼出来。有时又玩放电影的游戏,两人举着块大白布,一人就拿着手电筒照着,就当放电影了。大家伙嘻嘻哈哈,好不快活。这个大院承载着我们多少快乐:我们这些小伙伴们在院中玩踢房子的游戏,跳皮筋,踢踺子,扔沙包,打花片……当然小伙伴们也会争吵,冷战,或者有时也会打一架,一般过后又玩在一块了。说到竹床又想到我父亲,一到夏天我父亲白天没事的时候,就在小院摆张竹床,趴在床上,让我们姊妹几个一个给他扇扇,一个给他掐痱子。(估计就在那个时候我掐痱子成瘾了,可惜我身上不大长痱子,后来生下我儿子后,我儿子老长痱子,就老给我儿子掐,儿子怕痛,不给掐,我就用钱收买他,我最喜欢听痱子掐灭的噗脆的声音,不响还不爽,也顾不得我儿子痛了,这我也觉得自己有些心理变态,可是我只喜欢给最亲近的人掐,象父亲,儿子,夏天人身上一般汗津津,油腻腻的,不是亲近的人下不了手。)估计我父亲心里当时美得:还是孩子生得多好,有人侍候,有福享。当我们快长大成人的时候,父亲就更美得:女儿生得多好,有福享,这个女婿提烟,那个女婿提酒……哪承想眼看着好日子到了,我父亲就过了。写到这又湿了眼眶,又想父亲了,父亲生前是多善良的一个人,又是多爱子女,尤其是我,自小身体不好,为我操心最多,又是长女,对我又寄予厚望,对我的疼爱不亚于我小弟。当年我19岁生了场大病,失眠了大半年,也有抑郁症的症状。我父母带我到处去看,听说哪医得好往哪走,到处奔波为我治病。失眠大半年,生不如死,我遗书都写了二封,又是父亲看到了,吓坏了,找我谈心。后来总算好了。之后那年我打工回家,就在我父亲意外去世的前几天,我和父亲走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对我说:盈盈,你还想上大学吗?你如还想上的话,爸爸供你上。但当时我考虑到大妹在上大学,家里已经比较困难,而我年纪也大了一点,就婉拒了。如果我上了大学,如果父亲没那么早过世的话,那么命运就不一样了,但世上有如果这种药吗?没有。我母亲说父亲年轻的时候也多才多艺来着,会写文章,也看医书,懂点医(我家中还有父亲当年留下的一本古旧的医书)。但当时父亲因成分的问题,一直在厂里受不到重用,于是乎心灰意冷,寄予玩乐了。而我父亲确实有点小才,也爱在我们面前卖弄他的小才,写写诗,与我们做做文字游戏。而在父亲去世的当天,还得意洋洋地在我们面前做了一首关于冰棒的诗。往事不堪回首。我父亲喜欢文昌里,一直不愿搬到厂区去住。直到子女大了,房子不够,也想给儿女好点的居所,所以才在我15岁那年搬到厂区生活,因搬得晚,也因此错过了厂里分好的厅房。我跟我父亲一样,也喜欢文昌里。在我失眠好转那年,但还没有治愈,尽管离学校远,父亲就安排我又回到文昌里我奶奶家里居住,文昌里是市民居住嘈杂的地方,三教九流的人们都在努力地生活着。那里有浓郁的烟火气,焕发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有点象菜市场,就比如说有想自杀的人,把他扔在菜市场,这个念头就会打消了。回到文昌里,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我心变得安定,不知不觉睡眠就好了。还是怀念文昌里小时候的岁月。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每个休息日都是在文昌里直街小人书摊上度过。一分钱可以看二本小人书吧,有好几个小人摊,这家看看,那家看看,一天就晃没了,且乐在其中。到了四年级时,认得字多了,就偷偷看父亲借来的小说,我最记得有一本金庸《书剑恩仇录》,看得入了迷,又为了防父亲发现,就躲在门后,被窝里看,近视眼就是在那时看出来的。小说中的情节,还有那种男女之间的情爱,别样的生活在我眼前打开了,从此我就喜欢上了文学。小时候是如此单纯快乐,就如林清玄所说的一心一境,躺在床上,望着头顶上的明瓦的污痕,会在那天马行空地想象着各种东西,如云呀,马,人的脸面了。可以躺着望着想象着老半天。过年的时候,我们姐几个到城里用压岁钱各买了一个氢气球,牵着走在文昌桥上,心里那个美呀,回到家各挂在床头上,又可以乐上几天。那时候一点点事都可以乐上老半天。家里如有好吃的,妈总会锁在抽屉里,或挂在高处,比如一袋桔子呀,但我们总会想办法偷出来吃(那时家里儿女多,条件不算好,有点吃的就很稀罕)。被发现了一般也不了了之,家里的零食也是给儿女们吃的,藏起来只是为了不让我们一下子吃光。写到这,又想到父亲。父亲过日子有个规律:发工资那几天,先还上上月的欠帐,然后我爸就大鱼大肉的往家带。往往买几斤肉,划几个蛋下去,放锅里用水煮一大锅,每人盛一碗,吃得不亦乐乎。我妈说那是过着富农的生活,再过几天就过上了中农的生活,到了月底就过着贫农的生活,又借邻居钱买菜了。月而复始。不象我邻居会算计着过日子,天天平平稳稳地过,也不拉饥荒。童年的往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就象文昌桥下的泡粉早点店,一直是我们垂涎的地方,因我们穷,往少在外吃早点,有时夏天没钱买菜,爸妈就会捡西瓜皮炒了吃。物质贫乏,但我们精神是那么富有,那么快乐。我们也爱文昌里,喜欢文昌里的生活和那些纯朴的老街坊。唯一的憾事是文昌里是老宅,没有我们现在的卫生间,公用厕所又少,而且又很脏,大清早的往往我们跑着寻厕所,而且厕所里惨不忍睹,到现在有时我也会做恶梦。还有一点就是文昌里属于城外,地势低,一到夏天水泛滥的季节,时不时会涨水,当时拦河坝还没做起。一到涨水,居民们就着慌了,水势严重的话,就把贵重的东西往阁楼上搬,自己暂时搬到亲朋好友家住,当年涨得凶得时候,差点没了整个屋子。洪水退后,一片狼藉,满目疮痍,到处是污泥和垃圾,大家伙铲得铲,抹得抹,重整家园。所以那时我家也没留下什么小时候的照片,忘了收藏好,涨水的时候,被水浸坏了,当然小时候我们照相照得少,相片也不多,但更弥珍贵,可惜了。但河水也有可爱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只涨了一点点,还没没街阶,水又是那么清澈。居民们都在街阶边洗洗刷刷,洗锅洗菜什么的。而我们小孩子开心得不得了,用搓板架在街阶上,玩水,跳来跳去。现在早就做起了拦河坝,就再也无涨水之忧了。絮絮叨叨这么多了,该继续我们的旅程了。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是我邻居邓红君家。她与我同年,也是小时候的玩伴,楼上楼下都是她家。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以上三张照片是我站在门口的大宅子的内貌,也是砖木结构,这是四年前的模样。现在因还在修缮中,已锁上了,看不到。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大概是我奶奶和邻居们共用的厨房了,这么破旧,估计要拆除了。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是我家厨房对着的小巷门,也是横街75号院尾,巷门口以前正对的是七小大门。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是巷尾门口正面,也是我家旧居后面。

重游文昌里,寻旧居遗址,忆往昔-抚州


这是四年前我家旧居的后面,有点古朴的味道吧。

文昌里游历就告一段落了,这次总算不虚此行。文昌里的内蕴如此丰厚,又是我家旧居,以后来的次数还会多的。我爱文昌里,也爱我们的家乡美丽的抚州。

全部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