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十月秋高气爽,陇东大地仿佛是上帝打翻了的颜料罐,塬地、沟壑、峁梁层林尽染,红的叶、绿的树、黄的土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秋风吹来一阵阵丰收的芳香,黄橙橙的玉米垛在了家院,沉甸甸的谷穗吊在了房檐,地里的冬小麦已冒出翠绿的青苗,红艳艳的大苹果把枝头压弯。
庆阳是地球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它的历史文化也和这亿万年形成的黄土层一样深厚: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这里生息,死后在正宁县的乔山乘龙升天。中医鼻祖岐伯出生在这里,他与黄帝坐论医道,成就了举世瞩目的《黄帝内经》;中华民族早期的农耕文明在这里发祥,周先祖不窋开启的男耕女织流长源远……
如此厚重的历史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这里的陇东文化独树一帜,刺绣和剪纸就是庆阳“五绝”中的前两绝。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这曲脍炙人口的《绣金匾》就出自庆阳,歌谣里运用当地特有的陇东刺绣金匾的民俗工艺形式,歌颂了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由此也说明了刺绣在陇东民间重要的地位和流传程度。
刺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陇绣正是庆阳地区农村妇女们的杰作,它不同于苏绣、湘绣、粤绣、川绣那样细腻华丽和温柔,但却有着粗犷、原始、古朴、神秘的黄土高原雄壮、厚重的风格。
带着对陇东民间艺术的好奇心,我们参观了庆阳博物馆里的刺绣展,发现展览的刺绣艺术品内容与陇东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有孩童的红肚兜,老人的旱烟袋,姑娘的定情的花荷包、小伙脚下的花鞋垫。
香包是陇绣基础上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庆阳当地俗称“绌绌”、“绌儿”、“耍活”。以前的庆阳当地农村,女孩子出嫁时的陪嫁如果没有几件精致的绣品,会被男方瞧不起。如果有精美的绣品作为陪嫁,大家会觉得你是一个能干的‘巧女人’,而且在夫家会很有地位,所以庆阳的女孩从小就围在奶奶、外婆、妈妈的怀里学做绣品。巧女娴妇们先在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寄托了人们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兰芳2002年创办的,2011年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锦绣坊的门市部里,我们欣赏到岐黄公司丰富多彩的香包系列产品。
他们制作的香包不仅具有外表的美,还有其内在的香。根据不同的装饰需要,香包里装填的香料亦不同,香型有具有催眠作用的幽香、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香、沁人心脾的玫瑰香等。香包的形式也多样化,有头戴型:供孩子们在头上佩戴;胸挂型:用双股彩线把香包连起来,挂在胸前衣扣;穿着型:主要为五毒背心、肚兜,穿着在孩子们身上。脚蹬型:如虎头鞋、猫头鞋等。传统庆阳香包图样还有天地阴阳图、富贵吉祥图、多福多寿图、爱情繁衍图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庆阳香包的制作有了跳跃式的发展,2002年庆阳市被中国民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2006年庆阳香包绣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群被文化部评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4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庆阳香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如今的庆阳市专门辟了一条街为锦绣坊,这里聚集了香包、剪纸设计制作的许多企业,成了地道的陇东民俗艺术馆。“集北地千年刺绣,绘庆阳万顷河山”,老一辈的香包、剪纸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批新人。近年来,她们还远赴美国、加拿大、白俄罗斯、意大利、埃及、非洲及中国台湾等地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交流活动,进行庆阳香包民俗项目宣传、推介,将古老的黄土高原香包一步步推向了世界舞台。
“二八闺秀学针线,巧剪花样百家传。”庆阳剪纸也和香包一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取材宽广,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庆阳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她们最喜欢自己执剪铰纸,在窗框、炕围、墙壁、门扇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花图案,用来美化生活、展现手艺、抒发情感,哪里有人住,哪里就会飞花金剪。
李彩云是中国民俗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在她的“彩云公司”里亲自和我们演示了剪纸和香包的制作:一张普通的红纸几经折叠,剪刀飞舞下转眼间就呈现了一幅喜庆的双凤图,艺术如此的美妙!
庆阳剪纸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剪纸艺术就诞生了,到了隋唐,人们用纸剪出武将秦琼、敬德,贴在门上作为门神,用以祛邪挡鬼。庆阳作为当时京畿之地,是剪纸艺术最先兴起地区之一,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剪纸不断发展成熟。上世纪三十年代,庆城民间艺术家创剪的《五福捧寿图》在《波兰画报》上发表,首次走出国门。解放后陇东人民过上了新生活,剪纸艺术更是有了大的发展。
过去一些经典的剪纸作品大都留有底样,她们把剪好的作品的背面敷在纸上,用煤油灯或草木的烟灰熏绘出印迹,细心的妇女把底样夹在杂志书籍中,视为传家之宝,一辈一辈传给后代。现在的科技发展了,电脑复印、手机拍照使剪纸艺术的到更好、更快的传播和发展。
现在的庆阳剪纸已成为馈赠友人高雅的礼品,这些作品以 “戏曲脸谱”、“福寿图”和“十二生肖”最受人们欢迎,在欣赏剪纸艺术的同时,还能了解到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庆阳剪纸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喜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多次发表庆阳民间剪纸作品,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也经常举办剪纸艺术比赛和展览,中央美术院曾邀请庆阳民间美术大师到北京进行民间美术教学交流,使庆阳剪纸这项目民间工艺为更多人们所学习和熟知。2002年6月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庆阳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民间剪纸之乡”;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艺术家也多次到陇东考察民间剪纸艺术。它已由陇东乡村妇女剪刀下的小玩意,迈步登上了国家艺术的殿堂,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展览亮相。
庆阳剪纸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剪纸艺术就诞生了,到了隋唐,人们用纸剪出武将秦琼、敬德,贴在门上作为门神,用以祛邪挡鬼。庆阳作为当时京畿之地,是剪纸艺术最先兴起地区之一,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剪纸不断发展成熟。上世纪三十年代,庆城民间艺术家创剪的《五福捧寿图》在《波兰画报》上发表,首次走出国门。解放后陇东人民过上了新生活,剪纸艺术更是有了大的发展。
过去一些经典的剪纸作品大都留有底样,她们把剪好的作品的背面敷在纸上,用煤油灯或草木的烟灰熏绘出印迹,细心的妇女把底样夹在杂志书籍中,视为传家之宝,一辈一辈传给后代。现在的科技发展了,电脑复印、手机拍照使剪纸艺术的到更好、更快的传播和发展。
现在的庆阳剪纸已成为馈赠友人高雅的礼品,这些作品以 “戏曲脸谱”、“福寿图”和“十二生肖”最受人们欢迎,在欣赏剪纸艺术的同时,还能了解到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庆阳剪纸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喜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多次发表庆阳民间剪纸作品,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也经常举办剪纸艺术比赛和展览,中央美术院曾邀请庆阳民间美术大师到北京进行民间美术教学交流,使庆阳剪纸这项目民间工艺为更多人们所学习和熟知。2002年6月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庆阳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民间剪纸之乡”;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艺术家也多次到陇东考察民间剪纸艺术。它已由陇东乡村妇女剪刀下的小玩意,迈步登上了国家艺术的殿堂,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展览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