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哥在路上 2018-11-09 18:40:21

听到房事就浑身颤抖!这一天已经悄然来到(下)

第五章


我国居民每年新增的贷款, 从2013-2014年的3万亿这个数量级, 2016年一举跃上了6万亿元以上, 2017再度攀升至7万亿元的平台。


根据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文件中数据,2008—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从3.0万亿元增至21.9万亿元。


如果以住户部门总债务与可支配收入进行比较,2017年底,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高达112.2%,而2008年时仅有43.2%,10年间上升69个百分点。


听到房事就浑身颤抖!这一天已经悄然来到(下)


2017年,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速下降,而短期消费贷款增速大幅上升。2017年1月,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9.9%,至2017年10月已增至40.9%。这说明,老百姓们无法从银行申请到正规的长期住房贷款,改为申请短期的消费贷、信用贷、现金贷 等各种短贷,进行长投了。


于是,我们看到下面这些数据。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14年为12%; 2015年下降为10.7%; 2016年下降为10.4%; 2017年下降为10.2%,2018年1-9月社消增速下降为9.3%,可谓一步一台阶,步步不回头。进一步细看,2015-2017年增速虽然也在下滑,但是两年时间下滑0.7个百分点,但是今年下滑的速度却在加快,前三季度就同比下滑了0.9个百分点,这极不正常。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8年下半年以来,汽车销售遭遇雪崩式下跌。从7月份以来,乘用车销量连续3个月负增长,且跌幅持续扩大,9月更是创下7年内最大降幅!7月份销量实现156.7万辆,同比下跌5.6%;8月份销售184.1万辆,同比下降6.6%;9月份销售202.4万辆,同比大跌12%。


股市,是宏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自从2015年牛市结束以来,监管机构强行对市场去杠杆,千股跌停;国家队救市资金进场,迎来大盘熔断行情;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失去流动性,股价快速下跌,触发万亿股权质押的地雷;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广度和深度远超预期。于是,当2018年10月19日,上证指数下探到2449点时,3553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历史最高股价相比:


3150支股票,腰斩,数量占比88.66%;

2125支股票,跌去了70%,数量占比59.8%;

1018支股票,跌去了80%,数量占比28.65%;

83支股票,跌去了90%。


这冷冰冰的数字背后,代表了万亿价值的湮灭;不仅仅是无数的中产家庭财富付之一炬,也证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们,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我们再回到央行的权威数据那里。用概数来表达,2015-2017年3年时间,累计增加的住房贷款大概是20万亿元,加上首付款,老百姓付出的买房金额接近30万亿元。以全国房价均价1万元每平方来计算,一套房子100平米,总价100万元,这一次有3千万个家庭,约1亿人口,被裹挟着进入这股历史的洪流,站到了棋盘之上。


听到房事就浑身颤抖!这一天已经悄然来到(下)


这是什么概念呢?改革开放40年,这片土地上好不容易有了大概3亿人口的中产家庭,就这3年,三分之一被卷走了。你说,消费能不低迷吗?


老百姓们的钱,几乎全部被凝结在了房子上的钢筋水泥里,拿不出一分钱来消费。


人民群众,帮助国家化解了金融风险,帮助地方政府贡献了土地出让金,养活了在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上的一大批开发商。虽然将债务背在了自己的身上,但是他们相信,90后、00后,祖国大地上还会前赴后继地涌现出更多的人民群众,接过他们手中的枪,把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传承下去的。


只是他们看不到,操盘手们,开始华丽转身了。


第六章


在资金的洪流将中国楼市的价格空间填充完毕,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库存和债务,被完整地转移出去后,历史的闸门,在人民群众的身后,被操盘手关掉了。


央行在2018年初明确提出,未来货币低增速,会成为常态;我国不再寻求通过经济刺激的方式来追求GDP的高增长,而改为有质量的增长;新5%,比旧8%好。周行长高屋建瓴地指出:老百姓的储蓄率下降,负债率上升,说明内需在增强。


高高的庙堂在10月8日常务会议上,要求部分市县要尽快取消货币化棚改贷款的政策。


监管部门就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即期房制度,征求各地住建局意见。


限购、限贷、限价到限售、限商,再到租售同权、购租并举。调控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操盘手们,要把自己放出去的杠杆,一个一个收回来。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前面我们说过,房地产链条上,总共有4个环节的杠杆。


地方政府获取国家开发银行的棚改资金贷款,是第一重杠杆;

开发商从银行或者信托渠道贷款,是第二重杠杆;

开发商还没开建就卖期房,是第三重杠杆;

老百姓付出三成首付,并向银行贷款七成,是第四重杠杆。


而现在,他们都华丽地转身了,杠杆的历史大门,一开,一关,债务转移了,财富转移了,命运,也随着转移了。


听到房事就浑身颤抖!这一天已经悄然来到(下)


伟大的操盘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明白无误地把意图传递给人民群众。至于人民群众怎么理解,那是每个人的格局和视野的问题。所以响应高高的庙堂的号召,为国接盘,我相信,人民群众是发自内心的。


但是,人民之中出了叛徒。


开发商,本来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如今却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去了。


第七章


他们比人民群众,更早揣测到高高的庙堂的意图,早在人民群众之前,就布好了局。这头,用尽一切办法来低成本融资,那头,期房开卖。


开发商们,纷纷从银行和各种渠道举债,大肆储备土地,以高周转的要求销售楼盘。开发商拍下土地之后,并不是全部以自有资金去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而是以土地为抵押,向银行、信托等各种渠道进行融资,支付给地方政府。所以,这几家开发商闻到了去库存的口号之后,迅速行动了起来,以大无畏地勇气,高负债运行,拍下土地,迅速将期房推向市场。


这一波,他们不仅把负债转移出去了,还赚了个盆满钵满。根据上市公司的年报,知名的开发商在2017年的经营业绩为:


中国恒大:收入为3110.2亿元,净利润为370.5亿元;

融创中国:收入为658.7亿元,毛利润为136.3亿元;

碧桂园:收入为2269亿元,净利润为261亿元;

万科:收入为2429亿元,净利润为280.5亿元;

华夏幸福:收入为596.4亿元,净利润为87.8亿元。


面对不明真相的群众,他们曲解圣意,鼓噪称中国房价永远上涨;

他们安排群众演员,在开盘现场制造摩肩擦踵的假象;

他们买通各种自媒体公众号,制造饥饿营销的假象,利用日光盘、售罄等词汇蒙骗广大群众;

高高的庙堂要限购时,他们鼓动人民群众离婚,注册公司;

伟大的操盘手要限价时,他们以提高装修款的名义,签订阴阳合同,规避调控;

去杠杆的大门要关上时,他们第一时间获知政策动向,再次矫诏,自己却去火速提高楼盘周转率,放弃拍地。


原来老百姓们以为自己只是被伟大的操盘手,安排到了历史的棋盘之上,猛地回过头来,开发商们不与自己同进同出,反而被他们,挤到了地雷阵上。


关键是,那雷未爆的样子,初看起来,还挺美的。


听到房事就浑身颤抖!这一天已经悄然来到(下)


第八章


有人说,中国房地产的这颗泡沫核弹,如果不引爆,那就是深藏在我大中国血脉里的毒瘤,是会扩散到全身的;清洗一轮,该覆灭的覆灭,该破亡的破亡,该清醒的清醒,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轻装上阵,迎接一个光明的未来。


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多虑了,大大低估了人民群众的觉悟。等对开发商的口诛笔伐结束之后,人民群众还会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响应主流的号召,把房事准备好,为生二胎而准备。毕竟,这一代人未来的养老,还要靠下一代人来解决。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命运的主宰者,最终发现自己是历史的尘埃。那么,一代人,就要完成一代人的使命。说错了,是宿命。


只是,当20年过去了,我们这代人,重复了日本人从1991年后20年对房子梦魇一般的回忆时,回首今天,是否会为当初的决定,有过一丝后悔?

打 赏

已有4人打赏

全部评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