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曼 2019-11-01 13:30:30

大别山的情结

十年过去了,翻开老照片,还记得大别山脚下的红叶。

那时,徐凤冲的王村长热情好客,带我游遍了徐凤冲的深秋景色。中午和几个武汉的老乡聚餐,在村长家吃的野猪肉火锅。虽然晚来了几天没看最佳时期的红叶,但却认识了王村长,他说下次来会更好。他雄心勃勃地告诉我,要把徐凤冲建成知名的红叶村。那时我请公休假出行没敢久留,吃罢中饭匆匆忙忙的往回赶,心里想着有这样的好村长徐凤冲一定会走上旅游致富之路。

大别山的情结

我爱好摄影,心里总不能留下遗憾,想再次重返大别山,在红叶节时期拍一拍那里的秋色,看看王村长家乡的变化。退休了,最富裕的是时间,说走就走,独自一人重返九资河大别山。

大别山的情结

电话打给王村长提示关机,也许是没电了,不管怎样先去再说。从宜昌出发坐车6个多小时,在圣人堂住下,拍了红叶的朝夕景色。

大别山的情结

大别山的情结

第二天徒步又去河西畈,那山那水依旧,只是这次又去早了点,红叶还不是那么艳丽。此时,总想着王村长那抹不去的记忆:美丽的田园风光,野鸡冲的独户人家,嫂子做的美味佳肴……

大别山的情结

当来到徐凤冲时,眼前赫然开朗了。这里一切都变了,公路旁立着一块很大的石雕,上面写着‘中国红叶第一村’。村里的道路变宽了,房子变高变多了,时尚的农家乐沿路都是,好客的村民告诉我,王村长的家就在前面。

大别山的情结

大别山的情结

大别山的情结

王庄红叶客栈几个醒目大字告诉我,这可能就是王村长的家。没见到村长却先见到嫂子,她说王村长刚刚出门。也许擦肩而过,毕竟十年了,变化一定很大。从嫂子的谈吐中得知,村长已退休了,但每天为村事还忙个不停。

大别山的情结

嫂子边说边忙着做午饭,等着村长回来。见到王村长彼此感到有些萌然,毕竟十年了,原来风华正茂的王村长,眼前已变得饱经风霜,但看上去身体很健壮。我翻开手机里的老照片给他看:深秋的田园风光,红叶点缀着丰收后的景象;游多多网的那篇游记还记忆犹新。

大别山的情结

大别山的情结

大别山的情结

王村长带我参观了他家的养殖基地:鸡鸭鱼鹅肥又壮,自然生态助生长。酒足饭饱之后谈起了村里的变化。从王村长的谈吐中得知:改革开放的红利在徐凤村得到充分的体现。更可贵的是,以乡村旅游为龙头,带动畜牧业多种经济发展,不仅打造了红叶第一村的示范,而且率先脱贫改富,十年来村民人均收入4500元,在97年基础上翻了十翻左右。

大别山的情结

大别山的情结

大别山的情结

俗话说:思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徐风冲的变化验证了观念的变化。王村长身先士卒,带头发家致富成为村里流传的佳话。王村长告诉我:当初鼓励村民建农家乐,村里补助一万元,自己带头做示范,却没人响应,后来大家争着要那一万元,王村俏皮地说:过了那个村就没那个店。

大别山的情结

如今,乡村旅游带动了多种经济发展,配套兴起的农家乐,不仅改变了村民的观念,而且促进了生态旅游向更广的前景发展。

大别山的情结

这里的山好水好人更好。虽然没有拍到旺季的红叶,但却进一步感受到以王村长为缩影的徐凤冲人的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传统品质。

大别山的情结

吃住在王村长的农家乐饭庄,和宾馆条件一样舒适,吃的都是他家养的鸡鸭鱼肉和青菜,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临走前,我再三说吃住费用一定要付,亲兄弟,明算账。王村长十分真切的说:我们是老朋友了,还讲那些客气干啥。

大别山的情结大别山的情结

大别山的情结

清晨6点多,王村长送我到村头,没有更多的话语,只是简单的告别:村长说:欢迎以后常来。我说:我还会来的。坐上回宜昌的长途车上,望着远去的村长的身影,不知是惭愧,还是激动,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大别山的情结



全部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