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_006041 2020-06-16 20:22:16

太棒啦啊啊啊
根河

滇黔铁路碧色寨火车站游记

碧色寨老火车站,因电影《芳华》而成为网红地,更因它的历史感让我久有一游的想法。今年三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与同学、朋友一同释放情怀,我们也成了这个滇越边界文艺小镇网红的打卡人。

1cad24602ae910c5b06b642d400f5e04.jpg!pos



b6fe5c695cc2148370a35f19d90f3de4.jpg!pos



92e29affe6506287009b599f47e9c69e.jpg!pos



一百一十多年来,日月更替,时间在这里凝固,把许多悠悠往事,许多美丽都封存了起来。

e86300bbc5bd989740b8afa6cb65702f.jpg!pos



48b6d5a66e5cdc1720924399408823fa.jpg!pos



dfaf3ae4ca0c268527979e71f2e03708.jpg!pos



碧色寨原名“碧虱寨”,当年是只有十几户的小村庄,因地处山的半坡当地人叫坡心,后法国住蒙自的一个官员看它依山面对碧波荡漾的长桥海,山色碧翠风景很美,改名了文艺范的碧色寨。

29cd079b68f68b2330cf59dd613f7009.jpg!pos



c88ce96a96ceca0b95addb62f7a14b00.jpg!pos



美丽的长桥湖(海),距离碧色寨站4公里。
碧色寨站因滇越铁路的建设而设立。滇越铁路是20世纪初西方最早在中国修建的四条铁路之一,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1901年开工,1910年竣工,历时9年,起始越南海防,止于云南昆明,总里程854公里。曾以“卓越设计、奇险施工、浩大工程”成为当时“世界三大工程奇迹”之一。也是现在我国至今保留最长、最完整、局部仍在使用的“米轨”(窄轨)铁路。
云南十八怪中“火车没有汽车快”,“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皆出于此。

b686ef88ccda4442dfb740fdebfe3d06.jpeg!po



c350cea8a99cc0eca25ac99027b20ddb.jpeg!po



滇越铁路国内段,长465公里,都是“米轨”。但从碧色寨站为起点到蒙自、个旧的“个碧屏”铁路又为罕见的“寸轨”铁路。

e3ee3f59d139d2ed75ed94de384eadbe.jpg!pos


滇越铁路的海拔点线,从0到海拔2019米,落差极大。

dc5992c6141a80fdef87cf6103ca48c0.jpg!pos



9f825d20cf57a39250fe9a0288353110.jpg!pos



4764a7ab8d0d2d048005e4d51dad6a2b.jpg!pos



7d825d8dddefc2d4e2be72d45a9f4d20.jpg!pos







5c555796d92d78bdee8573b1eb932605.jpg!pos



滇越铁路每公里一个桥涵,每三公里一个隧道,穿越无数高山峡谷,体现了工程之艰辛,花费之巨大。

56698f9d70b0a63821ef0ccbb605f67d.jpg!pos



滇越铁路另一个著名景点就是位于屏边县的人字桥。两岸绝壁对峙,桥两端与隧道相连,距谷底100多米。

c6348924dfbbc3e8cc88268541aad01d.jpg!pos



这个精巧的结构据说是由法国女工程师保尔•波登所设计,她没有到过现场,全凭精密计算完成设计,而长64.15米、宽4.2米,重170吨的桥身是在法国制作后运到云南,由两万多组铆钉构建起来。“人字桥”被誉为世界铁路桥梁史上的天才之作。

但该桥在耗时21个月的建设中,800多中国劳工为此丧命,平均每米12条人命,托起这奇迹的就是累累白骨。

b1a4cd7dbe34b3ca6c962f1b1c6d8db4.jpg!pos



7b3374913233c82375f6c02a7d07ca9c.jpg!pos



7c94f363749bce309fc7088e6cc7e507.jpg!pos



ea567df786565cd00ccb88dfbe5ea36a.jpg!pos



010c4df8d479e56232004cb6e1fc30b0.jpg!pos


通车仪式。1910年3月31日在昆明盛大举行,上至总督贵族,下至村姑返夫,观者如堵。

碧色寨站因其特殊地理位置,设计建设为滇越铁路的特等站,核心枢纽,独特的法式建筑风格,宛如一个法国小镇,带有异域风情,是中国最古老的火车站之一。

78598d5351896ef9d87d3748fc982415.jpg!pos



328b8f78288061b395cb35df07de6647.jpg!pos



077f8e0de5d2ad55fb42f6d24eea58bc.jpg!pos


碧色寨站的工程建设指挥部旧址。

而北回归线又不约而同的与碧色寨站交汇在一起,更增添了时光的随缘。

31fc33e4b954d42fe7a89137eca96f97.jpg!pos



e4df02b2278214ee14405494d2a4aa9c.jpg!pos


北回归线坐标点。由修建铁路的法国工程师刻下“BM149”符号,这是地球上最早的第一个北回归线的测量标记点。

作为滇越铁路支线的个碧石铁路,为民营资本所建,1915年动工,1936年建成,当时的法国设计师尼复礼认为,是县级运输铁路,采用600㎜轨道足可适应,可省钱40%,这样中国第一条寸轨铁路诞生了。

5bf1a4f656dd24e94054f297d67c34cd.jpg!pos



60a92221877706869854111b7380ff4c.jpg!pos


米轨与寸轨的对比。碧色寨站是两轨的交汇换装站,云南85%以上的进出口物资要在此站集散中转,从而成为滇越铁路枢纽站。

1cfc1e97d4c44d68e5d6b36a210e7ea6.jpg!pos


米轨铁路。枕木都是铁质的,据说都是汉阳铁厂供应的。

858e1a0c3d69d86520071461dd64bd8b.jpg!pos


铁轨编号。

cd90e12fd5fa501a0f8170113d0d51e4.jpg!pos



dc845158a1a48ea2942ffe3c90db13f0.jpg!pos


机头操控室。

175ef756296908e7d49739a6892ae887.jpg!pos


人力自行巡线车。

e2bd9805ffa8f019432348b9a28584bd.jpg!pos


寸轨机车调头转盘。

e61e91b352b22c6940a73453c4e6f336.jpg!pos



1d9de756821b28eeda3f75bd5be7a889.jpg!pos



碧色寨站设计上一分为二,西侧是中国式的商号、民居建筑,东侧是法国式火车站、公司建筑,明亮的黄墙红瓦。
作为滇越铁路沿线第一大站的角色,法、英、美、德、日本、希腊人和华人接踵而至,纷纷在这里开设洋行、酒店、百货公司、邮政局,出境的锡、木、煤、粮,进口的各国洋货由此进入中国腹地。火车的汽笛声,搬运工的号子声昼夜不停,热闹非凡。
洋人美女、权贵绅士、走卒返夫混杂相伴,东西方文化在方圆4平方公里的小山村碰撞,俨然一个个“小社会”。吃面包、喝咖啡、品红酒、喝牛奶、跳交易舞,甚至打网球都在这里兴起,其开放和繁华程度,在滇南首屈一指,号称东方“小巴黎”,那些在中国大城市都未曾见的西洋生活,却成了碧色寨这个小村庄的日常。

efb193b74235a1197674d80d05ca845b.jpg!pos


62075a6cc58f97aa0fa60b7c9f31395c.jpg!pos



b0b9b3bed5af18abd5df03476cff8c7a.jpg!pos



a3fc48a6becf0dfa3dcc87f81e2f07ee.jpg!pos



84593b37a0c7276f96fd1de22d890402.jpg!pos


车辆调度室。

a35e7d4a3ce973741da226e63a536e1a.jpg!pos


6492630b441de887e9581fcc02266883.jpg!pos


3f08bcac0811c3e20508d29d27ad0588.jpg!pos


火车站员工餐厅。

72e86d1d26d762ff491572339add131b.jpg!pos


蒙自海关遗址。

b161353d4b534557d9d209870ade79de.jpg!pos



bd56d2ed0a612a157d832346e7a6b15a.jpg!pos



d9c9659a6779174a148325fe960be521.jpg!pos



希腊人开的哥胪士酒店,当时一定是灯红酒绿,宾客如注。

356de0951a9542e7101dca41ee409662.jpg!pos



6117969723479d16f4b129f47d978635.jpg!pos



8c03c701fda42aaeefb9a4561580f372.jpg!pos



f751a7747a8c912d63f6c2b45038e469.jpg!pos


时尚的网球场,很绅士的运动,艰苦的工作之余透着浪漫。特别是用铁轨自制的篮球架就是一个铁的工艺品。就是现在也给当地孩童带来运动的快乐。

b2341b90420954e123febf076b1865a1.jpg!pos


员工宿舍。

b7c9553a23c724e7b8c00a4815c89dea.jpg!pos


会议室。

2cacaa51f1202d312059c541e3ad336e.jpg!pos


82d24c003cac7c7cb78d8283a6ab34e4.jpg!pos



5f7fb567e402a4f3f4e0753864a1fdc5.jpg!pos


自来水塔。

b0bac19d13f66ba4b0746dc8216d4d98.jpg!pos



cb2d5e4d5ebbdf63c3b40f0461f2fe27.jpg!pos


商贸公司仓库。

ad1f3cb713fdb0e5ec36b894d42d52d8.jpg!pos



80d1aaa92ab7dbe8d590ffba9a1cd753.jpg!pos


零担房。

21ecf4de5f4c207585486a61865dce6f.jpg!pos



70b8fd81bf899f21f289c449f015d029.jpg!pos


火车头维修机库。

a3dc68f93fdc3a723322b42a5238025c.jpg!pos



5861d0ba4a6b1d9e3874294644b30e82.jpg!pos


铁路警察局,。

ee1d4d0d2f4543c8b8115339a0ce5f8d.jpg!pos


华人开的大通公司。

d38157ac9d181fb8ddf54fe28451d0f7.jpg!pos



b374f3e7d238143064251406ea445d96.jpg!pos



edd1aab3186d4a886f5c1a075638169a.jpg!pos



c91c7e9e45cdd4cdd9c6e753d1ae6053.jpg!pos


黄墙白瓦的建筑穿越百年,斑驳陆离中尤见法式风情。

ba88d2d0e4a2f5600a303fb49f31a9c9.jpg!pos



e6c1a6d544f9b41ff30957fd691a2a6b.jpg!pos



de44df8340fe0e1895e72c3d601ede9d.jpg!pos



ba88d2d0e4a2f5600a303fb49f31a9c9.jpg!pos



c35e9a1a642405aa5dcd74c82ef7f916.jpg!pos


巴黎钟表为法国制造。

b231a76dbc3921c260dfc37fc8d450be.jpg!pos


车站围墙。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滇越铁路也是诞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由于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对资源的需求激增,又由于地处偏远的云南矿藏资源(主要是大锡,铜等)、农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直接助推了滇越铁路的诞生。

滇越铁路从筹划到建设历时十年,全线建设费用1.58亿法郎,加上付给清政府的200万法郎征地费,总额达1.6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白银4266万两(1两白银折合3.75法郎)。仅在滇段修筑中,前后七年间共招募中国民工总数近三十万人,病饿奴役折磨和安全死亡近八万人,正是“尸铺滇越路,千山遍白骨,万壑血泪流”。

中国劳工用生命和血汗筑成的滇越铁路却成了当时法国殖民者的掠夺工具,通过铁路,法国控制了云南政治、经济、金融三十多年。成为了“插在云南的大吸血管”。

但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要一分为二看待问题。滇越铁路客观上促进了铁路沿线各地区、各民众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云南边远闭塞地区的近现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滇越铁路沿途经过高山、峡谷、大川、河流、湖泊、平原、坝子和海洋,在云南境内途经十二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杂糅了历史、文化、自然、人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带。滇越铁路的通车,加速了云南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是中国、越南最早接受对外开放以及科学民主文明传播的一条伟大的前驱之路。

在中国近代史上,滇越铁路拉来了欧洲工业文明的成果,拉近了云南与世界的距离,带动了云南近代工业的发展,深度辐射到中国内陆地区。云南曾经引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风气之先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丝毫不亚于其后的南京、武汉、重庆、上海等地。

0c55f6337aaa23aa7cba23933350f1e1.jpg!pos


留美幼童。

010c4df8d479e56232004cb6e1fc30b0.jpg!pos



2eed936781772afe5abf688f08068990.jpg!pos


1913年,云南选送去欧美的留学生就全部取道滇越铁路。

1910年3月31日滇越铁路通车当日,云南陆军讲武堂这天全校停课,以示国耻,讲武堂许多师生从此投身民主运动,包括咱们的总司令朱德元帅。

693d4d7816e2e3cf0b8361bb789fbd31.jpg!pos



307c10853c066315bce346d7c19ed3bc.jpg!pos


eb0ece1067bbfc9397e05a316bd09682.jpg!pos


建水县朱德旧居。1913年朱德任蔡锷麾下的少校营长,驻军建水,在这座小院中住了两年。两年中,朱德组织指挥剿匪、护路(滇越铁路)大小战斗10余次,保护了建水、蒙自、开远一带百姓的安宁。

199d6051639cf5fbc7f8f4487dcabd81.jpg!pos



e48984bd7aef0ecdeb147014e605e3cf.jpg!pos


滇越铁路,方便了各地爱国志士在云南聚集力量,辛亥革命的重九起义,蔡锷反袁的护国战争,相继在此爆发,云南成为了民主革命的重要据点。

8f1202d1d3584469264f4993aa49f773.jpg!pos


蔡锷将军与侠胆义女小凤仙。

d84a871a6a1ff925c030df975cc318a4.jpg!pos



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滇越铁路作为西南大后方的唯一一条连通海外、最大运输线、生命线,为中华民族的抗战生存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bbb50c523a4acfcf1e53bc2c89092a22.jpg!pos



3779aa4c1abff073be755fe35468b78a.jpg!pos



平津沦陷后,国立西南联大在昆明成立,师生们大多也取道香港,经越南海防乘列车沿滇越铁路抵达碧色寨站和昆明,在此延续中华文脉的薪火。

bf4aec9dc860ef7c0c2bf9e6f7a720c8.jpg!pos



a916613cbd7a417c2ae5716f17d04ce4.jpg!pos


西南联大的部分教授。

fd5a182a8d8110340727302e6d91766d.jpg!pos



743b48c79ebbe6ba03b338ad3e39fb96.jpg!pos


联大教授: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
因校舍不足,在云南蒙自设立分校,将文学院、法学院迁过来,前者下设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历史社会学系、哲学心理教育学系;后者下设政治学系、经济学系、法律学系、商学系等。

b455f530f5ed08cb47531f7ca690ce19.jpg!pos


蒙自南湖,西南联大文法学院都围绕南湖而居。美丽安静的南湖成为了文法学院师生的一隅精神家园。

49af2c52b52e2c8858a66f25321ec645.jpg!pos


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

6a306f68a5c7eab3c07793f3eb5aaeba.jpg!pos


利用蒙自海关遗址建立了分校。

61087f1a71c8662f1f4baa186b7b0048.jpg!pos



6847c603d8403a43386d205fbc1e6802.jpg!pos



67753127526d4a557aa51fb5a963745b.jpg!pos



549af41cfe9c848dec2e916e1162f8ad.jpg!pos


法国花园遗址,一座散发着浓郁法兰西风情的复式建筑,这里是原“法国滇越铁路总局”,当地百姓称这个灯红酒绿,满眼花草的漂亮房子为“法国花园”。西南联大蒙自分校也利用了此房。

9c0a7cbbce7a28b87f542193e84cd830.jpg!pos



6abdf0d5a5365df1032cddd80fa0b181.jpg!pos



1b42cfd20cde33bd9fb92d4b3fcaf5c2.jpg!pos


周家府宅,蒙自分校的旧址。

四川泸州叙永县也曾是西南联大的分校。1940年录取的联大新生和先修班的学生,全部到叙永县注册上课,历时一年,后搬回昆明。

f41ea75f31a255f342e64a29894e6069.jpg!pos


西南联大叙永县分校旧址春秋祠。

2d901a2ce1a333c203f0eecc49528121.jpg!pos



a9b13dec7b9e20e631c2e8685a73f2fa.jpg!pos


穿城而过的永宁河,上下老桥,曾是学校师生休息散步的好去处。

6b5dcd8347a36ab35f403dd2e5013327.jpg!pos



在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中国的知识精英大师聚于蒙自和昆明, 陈寅恪、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傅斯年、钱穆、吴宓、陈岱孙、金岳霖、叶公超、汤用彤,,,等等大师学者,以及培养出的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叶笃正,,,等著名科学家。他们个个都是蛮声海内外的名师巨匠,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可复制的伟大贡献,功在千秋。
在简陋的教室里,艰苦的环境中,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奖者、8位“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3位两院院士。西南联大绝对是中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有人感慨说过:中国在民国时期尚有大师,接下来就再不曾有过。

e38c158b30716be03d26f7a74574cf28.jpg!pos



2e9f656a93ecf9c888b33dac2dba68e7.jpg!pos



c39ee5bcad6ad9859e9290bc22d551c8.jpg!pos


蒙自也是著名的云南过桥米线的发源地,去了一定要品尝一下。与平常我们吃的是不一样的,可能我们更适应家门口的口感。

抗战时期,滇越铁路将来自盟国及国际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云南,输向陪都重庆。

9b3a9a2adab59e7980dad231416e2cd2.jpg!pos



13bda3acc2203c2f65539a1092bb114f.jpg!pos


抗战时期,滇越铁路成为中国获得战争物资最重要的“大动脉”(没有之一),即便后来的滇缅公路、驼峰航线都远远不及。

ada1d8f0aee3bb93747e92ecaa6f6f5b.jpg!pos



b43cf81dd64cb35f0dd956b199c579e9.JPEG!po



“人字桥”是滇越铁路的“咽喉”,日军曾轰炸达几十次之多,但因“人”字桥架设在两座高山夹峙的深涧之中,均未投中,桥身一直屹立完好。面对日军的狂轰滥炸,滇越铁路方面和铁路工人临危不惧,不怕牺牲,全力以赴,采取一切办法,抢修被毁铁路,基本上做到了随炸随修,保证了列车的基本通行。正是这种不折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最终迎来抗战的胜利。

6ad6c4a8968e0cd46862b43d2d058cd4.jpg!pos



抗战时期滇越铁路运输量大增。1910年滇越铁路滇段开通时运量为6万余吨;而1938年货运量37万吨,售客票4200万张;1939年货运量52万吨,客票4500多万张。是1910年的9倍。

抗战期间的滇越铁路,毫无疑问,是由“吸血管”变成“输血管”了,民族危难时的“大动脉”功绩,难以磨灭,永标史册。

ba36c84a556a00858edef0131273584e.jpg!pos



c3e92994c89de0616d82946e66e3b9f9.jpg!pos


1940年9月10日,法国维希政权允许日军从海防登陆。12日,中国政府对滇越铁路云南段实行军管,并炸毁与越段连接的河口大桥,拆掉河口与碧色寨177公里铁轨,阻断日军沿铁路北上企图。1943年8月1日,中国政府与法国维希政权断交,同时宣布接管滇越铁路云南段。1946年2月28日,中法修订《中法新法》,滇越铁路云南段正式回到中国人手中,一段屈辱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1950年初云南解放,1957年12月中止了17年的滇越铁路恢复通车,“滇段”改名昆河铁路,成为了铁路沿线各地区民族交流的“大动脉”。1979年2月自卫反击战,中越铁路大桥部分被炸毁,滇越铁路再次中断。(反击战期间中国简单修复了被越南炸毁的大桥,运送了大量的部队装备,部队撤回后,又拆除了大桥)。

8c29134564690051da86890621398126.jpg!pos



eed98d1eb67adc9245429d4a95ebd60d.jpg!pos



075deefa417acc0f60d49b20c985cfa6.jpg!pos



fa886da5ae1980fd2b6a49ae371c9e10.jpg!pos



3cf1c85a8ac07dddaa44e74f63564df6.jpg!pos



b0ceecc24c098ec906945e3ff0b51cb7.jpg!pos



925c7eff3d5ac830343c0aa30d1fa1f2.jpg!pos



d19a2823158aa6ede39f03801c45b582.jpg!pos



滇越铁路、碧色寨站见证中国与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河口起义、护国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越抗法、援越抗美、自卫反击、对外开放、东盟贸易等。其承载的荣辱与沧桑、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内涵,书写了永远无法抹去的浓墨重彩。  

岁月蹉跎,走过岁月雕琢的年轮,从过去开来,又将开往未来, 时间不会凝固,生命还在延续。

deb00f7068d3b494497857ed972ef4a5.jpg!pos



2e075ff3ac40252ce8409976d58b0346.jpg!pos



0f57127d35415a829a9022bb8d262d09.jpg!pos



75af1867fb3b16087d9c9a9db68b5c68.jpg!pos



2dc06ea3d98d7cf510c776d19901c1c8.jpg!pos



a3de2d04027ea0cad30e415c99c8b9e2.jpg!pos



滇越铁路自诞生之起,就与中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它是一条中国人的苦难之路,一条文明曙光之路,一条传播科学思想民主之路,是近代工业引领之路,改革开放之路,保家卫国战争的钢铁之路,也是百姓生活的幸福之路。

一百一十年了,岁月沧桑,历史的列车已经远去,但火车的汽笛声仍然响彻山谷云霄,车站的建筑发出残阳般的金黄,光照大地。
走出碧色寨,回眸望去,车站铁轨依旧静静的看着过往,历经沧桑,在阳光里,在风雨中,在我们的心中……

许玉健书写于2020年4月8日

fc95e7c3fe3eeae78e95ec77425150d7.jpg!pos


本文部分素材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04-09 17:51:08 相关讨论(2)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