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o烟雨倾城o0 2016-04-01 22:54:53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沙面三街上的一家小婚纱摄影店。这里有好多精巧别致的婚纱摄影店。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我没沿沙面三街向北,而是折回来继续沿南街向东。幽密的南国街巷,撑着油纸伞——哦不对是遮阳伞的姑娘——榕树下似乎有浪漫情绪在发酵。

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纯抒情而已,苍天在上,阿弥陀佛。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个建筑在沙面南街与沙面二街的路口,好像是什么法国传教社,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东。反正这个小门让我觉得挺好看,就拍了几张。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就在刚才那座传教社东边,是这座居民楼——一座地地道道的纯普通居民楼!说实在的,我还以为沙面全是风景区呢,来了这里才发现这儿有好多居民楼,怪不得沙面还有个居委会。

住在这里的人未必觉得有多舒服,可我羡慕他们。他们大约都是老广州了,家境恐怕也不太富裕,但他们生活的环境很悠闲。

下面这张图自认为拍出了日式城市传统民居的赶脚。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来几栋黄色的小房子。它们在阳光下很鲜亮。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座建筑是汇丰银行宿舍。我对这座建筑整体无感,但非常喜欢它的门。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栋房子的样式我说不上来,叫啥我也不知道,但总之觉得它很好看,很可爱的那种好看。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座建筑是广州外事博物馆,在民国时期,它是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这座博物馆每周二、四、六上午免费开放,参观者可以看到里面存放的全球122个广东友好州送给广东的外事礼物。不过这次我没赶上开放时间,只好在外面欣赏一下它的外观了。

这是一座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华丽典雅、清贵庄穆,算是沙面比较精品的建筑。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两栋建筑,一个好像是饭店,另一个大概是民居。这个民居还有几分老上海的味道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沙面南街的尽头,是个优美的拐角,这栋白色建筑的侧面似乎比正面更好看。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个拐角是沙面最打动我的地方。

榕树下,江堤旁,日影流离,水波荡漾,那是故土与远行之间的徘徊。我总觉得这画面里该有一段铭心刻骨的爱情的。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江面上,层层叠叠的桥交织在一起,突然有种身处威尼斯的感觉。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和船舶在此各行其道,或远行,或回家。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沿着大街向北走,首先遇到这家猫屎咖啡店。这位拉小提琴的女子不知为多少店面装点过风景,如今她为猫屎咖啡奏响静默的音乐。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再向北,走到沙面大街的交叉口,就是著名的“海馆”,当地人习惯叫它“红楼”。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座建筑色彩亮丽鲜明,尤其围栏和券廊设计典雅、做工精细,拍近景极为浪漫,于是好多人在这里拍婚纱照。最下面这张图上的这对新人的服装款式既新颖又端庄,足以羡煞我这个二线城市的屌丝。

此刻摄影师正在图右下角的位置,相信从他那个角度仰拍,画面该是极美的。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沙面大街其实是两条平行的路,西半段两条路之间是停车场,东半段两条路之间是错落有致的喷泉、花坛和园林。不过这喷泉看上去有年头没喷过了。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沙面大街两旁各式各色建筑。天津五大道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沙面似也不遑多让。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是沙面另一座很有名的建筑,露德圣母教堂,它是一座仿哥特式建筑。教堂的圆形玻璃窗让我想起了船上的舷窗。

这座教堂的设计比沙面堂还要考究,可惜它周围的树太浓密了,遮挡太多,总也找不到个很好的拍全景的角度。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座建筑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它院门紧锁,我没法看清介绍文字。但它给我一种老宅幽深的感觉。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安静的沙面二街。极目向南,能看见~珠江(Pearl River)~ 的江岸。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是沙面少有的使用多立克柱式的建筑。折中主义的风格在雕塑和古老榕树的映衬下显得鲜亮而活泼。

这组雕塑是一群小孩跟在这位拉小提琴的妹纸后面做老鹰捉小鸡状,在沙面算是很有名了,经常出现在各种沙面的介绍里。我等了二十分钟,愣是没等到一秒钟这里没人的时候,实在没耐心等了,模糊掉他们的脸吧。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是我在沙面见到的唯一一座浅绿色外立面的建筑。现在这里是一家星巴克。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座建筑蛮独特的,但我不知道它是什么。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两座洋楼很有味道。就是遮挡太多了。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沙面(Shameen)~ 最让人痛苦的大概就是树太多、太密了,像这座洛士利洋行,基本上完全被树遮挡了,只能影影绰绰地看到冰山一角。但我想我不能否认这座带有印度风情的建筑是很美的。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沿着沙面五街向北,回到来时的地方。刚才刚说到印度风情,现在马上碰到这个——印度人住宅。

这次行程还是比较紧的,在沙面这一上午几乎一口气也没喘,才算大体上走完了整个岛。不过这也算是走马观花了,很多地方没来得及停下来细细体味——可沙面恰恰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需要慢下来、细细体味。这也算是给自己留点念想吧,反正我到广州的机会比较多,下次再来。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向上下九进发的途中,路过逸翠湾西侧,偌大的港湾式公交车站更让它显得像是个大型社区。


Day02·上下九:时光的脚步一去不回来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上下九距离沙面其实不远,沿逸翠湾西边这条街向北走300来米,会看到一个丁字路口,那条东西向的街叫恩宁路,沿着它向东走不到600米,就是上下九步行街了,全程不到1公里。不过一般来说,要去上下九的话都是在地铁1号线长寿路站下车,沿文昌南路向南。

这周边的城区都很老了,道路很狭窄,没什么风景,再加上这天天色本就不算晴朗,所以就没拍什么照片。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是上下九步行街与文昌南路的交叉口。

当年,广州上下九可是赫赫有名,与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南京新街口、天津劝业场并称中国五大步行街,繁华甲于岭南,盛名播于四海。然而随着习惯于步行街消费的消费群体渐渐老去,强调个性化、体验式服务的商业综合体和电商等业态逐渐成为主流,步行街反成了低档次、杂乱无章的象征,上述几个步行街先后走向衰落。

像南京路、王府井,尚能因为其奢侈品集散地的身份和传统商业文化的名气支撑一阵,其余各地的步行街都难免落伍于时代,上下九也不能独善其身。今日我眼中的上下九,除了两广早茶文化之外,已没什么能特别吸引我的地方——当然,它街上小店极多,天南海北各色餐饮基本都能吃到,特别是地道的粤味小吃还是很不错的。

上下九的建筑也有个可观之处:它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骑楼步行街。

所谓“骑楼”,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这个拗口的玩意实际上的意思是,这种楼的二楼及以上部分是直接建在人行道上面的,但是一楼空出了人行道(不然人往哪儿走),用柱子支撑起来。他们干吗要设计这种蛋疼的建筑呢?那是因为岭南人多地少,人行道上面的空间不用太浪费了,住上人多好;再说岭南雨季长,时不时就会下个雨,骑楼把人行道盖住,不就省下行人撑伞了吗,一举两得。

我在上下九待的时间不长,因为下午要离开了,已经退了房,拖着行李不方便,而且一会儿还要赶到白云机场。在上下九,主要就是吃吃喝喝,走走停停,没怎么使劲逛,所以照片不多。


附录·广州城市交通:国人能想到的最便利出行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高级存在形式,其运作远比乡村复杂,需要大量的资源、能源和周密的管理才能维持正常运转。人类发明城市这种东西也算有年头了,但时至今日,人口暴增、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城市,广州也不例外。

广州是中国大陆第三大城市,城市经济规模仅次于京沪,所以什么房价、贫富差距之类的事,它也没落在后面。不过据我观察,在广州出行,却远比京沪方便。

在前文中我已经提到过白云机场和广州地铁了,在此不多说,只说一下个人感受:广州地铁要比上海地铁安静,秩序也好得多。当然,这两个城市我待的时间都不长,乘地铁的次数也不多,妄下结论容易以偏概全,所以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看法。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还是说说广州火车站吧。

广州站是老火车站了,虽然经过多次装修改造,但与广州东站比起来还是low了很多,更不用说跟高大上的南站相比。广州站前面的大广场倒是蛮气派,但考虑到广州每年至少有九个月阳光暴烈,而且据说这个站周围常年有十万人,所以漫步其中恐怕并不怎么惬意。

我漫步过两次,真不怎么惬意。

然而广州站的立体交通比我去过的大多数“老火车站”要强得多了。比如北京西站吧,长期没有地铁(好像前年开始有了),得走到1号线军博站才有地铁。地面上的路也够窄,天天堵得跟停车场一样。济南站竟然连个站前广场都没有(据说他们打算在站北边建一个),马路只有三车道,没有任何地下步道和过街天桥,所有人和车挤在一起,周围还是棚户一片。

广州站地下是2号线与5号线的换乘站,人流量超大,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流挤到,但秩序良好。出了站之后,人家的公交车站、出租车落客区都设置得很合理,高架路上下也很方便,行人过马路也不用走地面,交通完全是立体的。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是由火车站前往广州市汽车站(流花车站)和广东省汽车站的高架步道。省站和市站在火车站旁边,隔街相望,行人不用踏足地面就可以在这几个地点之间往返——这无疑是借鉴了香港的做法,他们的立体交通号称“你一天的出行可能都不会踏足真正的地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广州的立体交通大概是目前大陆人能想出的最好的解决老城区交通拥堵的办法了。因为堵车少,人家的雾霾也少(当然这跟空气扩散条件也有关),如果不是阴天,一般都能看到蓝天白云。

当然我承认这几张照片不是这次拍的,这次我没去火车站。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这是广州西汽车站(滘口汽车站),它的上层是地铁5号线的滘口站(由于滘口地势较低,地下敷设又比较贵,所以5号线在这一段是钻到地面上来的),中间是候车厅和各种商店,下层是长途汽车售票和出发的地方。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顺便说一句,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并不在于地下和地上,而是单小时单程运力不同,比如这里的5号线,有地上也有地下,你说这是地铁还是轻轨呢?

不过我想说的是,我很喜欢这种“轻轨”感觉的地铁。

立体交通是人类发明微型飞行器之前能想到的最好的法子了。滘口的城市建设没什么了不起,但地铁、高架路、公交车、行人都能各行其道、互不干涉,也算了不起——毕竟这个地方的人不比火车站少多少,我拍照都找不到个没人遮挡的角度。


不算后记的后记:生机盎然的怪物广州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珠江,沙面


我一直在想游记的最后一张图,应该以什么样子结束。

真的到了结束的时候,我选了这幅画,它挂在天河路万菱汇的一楼,是一位广州本土画家的手绘。当时相机已经没电,只好用手机拍。

用广州本地人的话说,“最近几年流行手绘广州”,我在各个景点的路边确实也见到不少。然而这一幅手绘,是“广州”么?

不,当然不是,寻遍古往今来的广州全城,也没有这样的地方。然而它是梦里的广州,是心里的广州,是“广州”应该的样子。

如果说老北京堂皇富丽,老上海浪漫典雅,那老广州就是五光十色。它就像图中画的那样,各种各样的房子杂乱地拥挤在一起,仿佛堆成了一个庞大而光怪陆离的怪物,可这怪物是包容的,是精致的,是生机盎然的。

人们常说,广州毫无特色,我说,“毫无特色”就是广州最大的特色。它从不排斥什么,也从不压抑什么,它的欲望是火热的。无论世事如何沧桑变幻,广州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姿态,随时准备着拥抱世界,拥抱未来。

于是我也愿意拥抱它。


再见,广州,我们会再见的。那时你该又长大了些吧?



本攻略全部文章: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一)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二)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三)


读城记·广州:我若言繁华如梦,必是忆粤海云天(四)

全部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