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林

夏仲林

保密
关注
讨论(1 攻略(0 游记(0 粉丝(0 关注(11
  • 作为一个理解力还算可以的年轻人,一个不善表达的工科生,作者的两篇文章,我一个字一个字的感同身受。痛快!感谢你写出来!
    两年前,看到房价残害中国经济的时候,我就想用自己的理解去写和你写的这两篇主题接近的文章。无奈工科生不善表达,数据储备完全不如你这般完善,甚至就像你文章里说的香港居民,在他们自己的合法利益面前选择了沉默,只因为疲于工作和生存。
    个人觉得这篇文章的传播比上一篇更重要。拜读过上一篇,小评价过:国家是有可能做错误决定的!(既得利益者一般所处的位置不低,在靠近决策者的位置,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就像这篇文章里阐述的“什么房地产养活了多少人,房价跌了其他产业怎么填补”这种完全经不起推敲的说辞,另一边的普通民众,虽然自嘲韭菜,经济不好,但社会毕竟还是稳定的,人民疲于奔命,忘了为自己的利益呐喊。这样一个说一个沉默,上头纵然有好的政策,却难以被贯彻执行,最终变成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痛苦结局)。
    希望这篇文章也能被广泛传播,让人民理解房地产的本质,理解长期的经济还是在他们每天奔波的实业中,最终由“中央的正确政策”和“人民的愤怒(不是打砸售楼部的愤怒,是深刻理解房地产对经济坑害的愤怒)”倒逼地方政府完成变革!
    犯了错误,进入经济低迷不可怕,怕的是一错再错,让实体经济崩塌太久,让整个社会从经济到民族信心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明哥在路上

    房价下跌成燎原之势!他们还在逼我们妥协(下)

    封面图

    五:日本人妥协了,结果是什么? 让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回到1985年时候的日本国。 此时距离二战结束已经40年,日本经济进入第三阶段的增速换挡期。为了对冲和美国签订广场协议引发的日元升值对出口造成的影响,日本开始实行一系列扩内需增长的货币和财政政策。1985年-1991年日本房地产进入最后...